龍劍宇
又讀《青年毛澤東》,如見故人。
這本書在我面前展開了一幅歷史畫卷,解讀了一個活生生的偉人之初。
初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對毛澤東還一知半解,而高菊村的書,使我對偉人的故里有了更多理性的了解,引領(lǐng)我一步一步由感性到理性地去認識毛澤東。
這本書的特點,是以一個湖南人的筆觸,以一個對偉人故里自然與人文環(huán)境,特別是孕育偉人的鄉(xiāng)土文化環(huán)境有切身體會的人的感受,來敘述和描寫毛澤東的早年,從他的家鄉(xiāng)、家族、家人(包括外婆家的親戚)和他的少小玩伴、同學、老師寫起,一直寫到他發(fā)動秋收起義,上井岡山。
書中所運用的多為第一手資料。作者高菊村和其余幾位作者,多年從事黨史資料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無疑,相對于外地人或者僅僅是短時間到韶山做過調(diào)查采訪的人們,他們無論在資料的占有還是切入的視角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這就是《青年毛澤東》既富有濃郁的韶山鄉(xiāng)土文化和湖湘文化特色,又能準確地把握好青年毛澤東追求、奮斗的人生歷程的原因。
此書于1990年7月由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出版后,在全國引起不小的反響。在1991年首屆中國青年讀書節(jié)上,被評為“全國青年喜愛的書”。
有關(guān)專家學者稱《青年毛澤東》在毛澤東研究史上,“是繼蕭三、李銳之后,較為有成就的一本書,是新時期研究青年毛澤東的杰出代表作。”
盡管這本書對前輩的研究成果已有所突破,也頗有創(chuàng)新,作者高菊村自己卻并不滿意。他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使他對修訂《青年毛澤東》,力爭再版的強烈愿望與日俱增。
2006年9月,高菊村以年屆70的高齡,對這本書進行訂正和改寫。兩年中,作者堅持科學、創(chuàng)新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充分運用自己數(shù)十年之積累,從毛澤東紀念館、毛澤東圖書館翻閱和借用了近百本資料圖書,并邀韶山籍的另一位資料考據(jù)與研究專家劉勝生參與,對原書進行了改寫和反復的修改,為它的再版竭盡全力。該書修訂本于2008年9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
與原書內(nèi)容相比,新版《青年毛澤東》確有很大的改變和提高??梢哉f,它是作者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于社科研究領(lǐng)域的新成果。
少年毛澤東愛國愛民,立志救國救民,這與當時中國社會、韶山?jīng)_和外婆家唐家土乇及毛、文兩個家族、家庭的環(huán)境影響,6年私塾及塾師的影響密不可分。而原書寫童年毛澤東及其生活環(huán)境,僅用了一節(jié),連中國當時的社會性質(zhì)、韶山的階級和人民生活狀況,也只字未提。修訂版則將其增至4節(jié),擴大篇幅5倍。一些重要而有趣的故事,都屬首次披露。這樣,書的特點和特色倍增,具體而生動地向世人道明了韶山為什么是少年毛澤東成長的搖籃。
青年毛澤東為追求真理,刻苦學習,艱辛求索,不僅德智體全面發(fā)展,而且成為進步師生中的“社會活動家”,為來日成為革命職業(yè)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離不開他的“六年孔夫子,七年洋學堂”,尤其是他讀書最久的湖南第一師范對他的重大影響,離不開這些學校的進步校長、老師、同學、朋友的教誨和幫助。他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各種新思潮,尤其受湖湘文化的影響極為深厚,原書對這些不是毫無介紹,就是輕描淡寫,修訂版則一一增補,有的還濃墨重彩。如對他影響最大的第一師范校長孔昭綬,老師楊昌濟、徐特立等,增加了專節(jié),并在記述老師們與毛澤東的關(guān)系時,突出了他們對湖湘文化的繼承及其對毛澤東的深刻影響,并在書中首次發(fā)表了留有毛澤東墨跡的《曾文正公家書》照片。
青年毛澤東所領(lǐng)導的各種革命活動及其思想理論根據(jù),既沒有離開中共中央的領(lǐng)導和主張,沒有離開黨和各級領(lǐng)導的指導和幫助,沒有離開黨和人民的集體奮斗,又在許多時候、許多問題上,走在全黨的前面,有著獨特的見解和特殊的貢獻,代表了黨前進的正確方向。原書單獨地、孤立地寫毛澤東個人,不夠客觀和科學。事實上,毛澤東的實踐與理論活動,無不與全黨和許多同志的活動密切相關(guān),只有把毛澤東擺到黨和廣大干部群眾中去寫,才能合乎歷史唯物主義,才能真實地反映黨和毛澤東的歷史,也才能真正突出毛澤東超群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作者在改寫中新增了30余位黨史人物。
毛澤東在1927年上井岡山之前,他的最大貢獻和突出成就,就是把馬列主義與中國社會實際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jié)合,從而催生了毛澤東思想的萌芽。這是在激烈的階級斗爭、民族斗爭中,在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內(nèi)外的敵我斗爭中,在與中共黨內(nèi)“左”的和右的各種錯誤傾向斗爭中逐漸形成的。原書寫毛澤東的社會革命斗爭多,寫統(tǒng)戰(zhàn)內(nèi)部對敵斗爭少;寫共產(chǎn)黨外斗爭多,寫黨內(nèi)思想斗爭少;寫毛澤東實踐活動多,寫思想理論活動少,毛澤東思想萌芽的內(nèi)涵與發(fā)育軌跡很不清晰。修訂版對這些內(nèi)容改寫的篇幅最大,增加的新內(nèi)容也最多。
《青年毛澤東》修訂本一出版,新華社即于2008年9月2日發(fā)布書訊,全面而概要地介紹了全書的內(nèi)容。書的再版時間雖短,但它的科學價值和不凡影響,已經(jīng)并將日益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