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玲
作文貴在立意新穎,結(jié)構(gòu)巧妙,手法靈活。在諸多佳作中,作者為便于表達主旨,常常通過人物的正常行為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如果有時恰到好處地運用一下“抑揚法”來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效果會更佳。
抑,本指向下按、壓制,用在作文中指對人的批評、否定、反對、鄙視等;揚,本指高舉、向上升,用在作文中指對人的表揚、肯定、擁護、贊賞等。在寫作時,將抑和揚結(jié)合起來使用,或先抑后揚,或先揚后抑,使文章波瀾起伏、曲折變化,這就叫抑揚法。
如一位同學在《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一文中,就采用了先抑后揚的寫法。小作者拿著小盆去買豆腐,賣豆腐的年輕人只問了一句:“小朋友,買幾斤?”“我”就認為“做買賣的人嘴都甜,能說會道。他企圖用花言巧語欺騙我,我可決不上當。”那些令人看了不舒服的字眼兒全“安”在了賣豆腐的人身上了。這就是“抑”。而當“我”不小心把豆腐滑落到地上時,賣豆腐的叔叔重新稱給“我”一斤,并且不要錢。至此,我們心中陡生敬佩之情。這就是“揚”。當讀者讀完本文后,覺得前半部分的假設和猜測都是“多余”的,更是對生意人的誤解。文章的結(jié)尾給人一種意料之外的驚喜,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抑揚法不僅可用于寫人,還可用于寫事,甚至寫景狀物等。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母雞》和賈平凹老師寫的《丑石》等文章,都是使用抑揚法來狀物的名篇。同學們可以找來閱讀,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