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鑒湖”不僅因為其地理位置靠近鑒湖,更多的是其自身的氣質與紹興鑒湖如出一轍,可以說渾身都散發(fā)著“江南味”。
江南出身,江南味
如果要選出最具江南水鄉(xiāng)特色的球場,鑒湖的票數(shù)一定不會少。早就從不少廣告片中看到泛舟湖面、煙雨朦朧的鑒湖球場,此番北上,自是不愿錯過。
所謂鑒湖,在紹興市南,東漢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此地已集水成湖,北宋以后逐漸淤積,豪家在湖中建筑堤堰,盜湖為田,湖面大蹙。今湖塘、容山湖、白塔洋皆其遺跡。湖上堤橋、漁舟、遠山四圍,水清如鏡,堪稱江南水鄉(xiāng)的典型。鑒湖水質特佳,馳名中外的紹興酒,即用該水釀造。而鑒湖高爾夫就是地處這富有江南詩意之湖中,取名“鑒湖”不僅因為其地理位置靠近鑒湖,更多的是其自身的氣質與紹興鑒湖如出一轍,可以說渾身都散發(fā)著“江南味”。
鑒湖高爾夫會所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結合江南特有的園林特點,將會所的外觀與周圍的環(huán)境相呼應。梁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桿大多漆廣漆,屬于比較柔和的顏色。屋瓦和檐漏則是淡灰色,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給人以安靜閑適之感。而會所的內(nèi)部,儼然一座蘇州園林。會所房間的屋頂多數(shù)是用玻璃做成,這樣白天僅使用自然光便可以達到照明的效果。與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窗一樣,會所門窗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功夫都好似藝術品,工細而絕不庸俗,簡樸而別具匠心。會所中間的走廊曲徑通幽、峰回路轉,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富有詩意。坐在會所當中,看著窗外精美的景致,也產(chǎn)生身處江南水鄉(xiāng)的幻覺,好不悠閑。
同體姊妹的球洞
鑒湖高爾夫球場似從江南水鄉(xiāng)中生長出來一般。僅從球場的示意圖看,整個球場四周由運河包圍,仿佛是一塊漂在海上的小島一般,球洞、會所、練習場和別墅區(qū)、巧妙地排列在這一片小島當中,沒有一處被孤立。球洞位置的設計也充分顯示了江南特色,巧妙利用湖泊、樹花草等園林效果,將僅有的空間得到充分的利用,每一個洞都是一處獨立的美景。將球車開上球車道,一邊打球時還可以將整個球場的每一個角落都欣賞一遍,別有一番風味。在蘇州園林的設計中,實用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點,設計者將園林的每一處都設計得不露聲色,并且淋漓盡致,而鑒湖球場也是如此,從第一洞到第十八洞,這一洞都與周圍的環(huán)境相呼應。最長的一號洞是一個598碼的5桿洞,而最短的4號洞只有162碼。4號洞和11號洞是圍繞同一個內(nèi)湖設計的兩個洞,4號洞是處于內(nèi)湖左側的一個洞,每一個發(fā)球臺都要穿過內(nèi)湖的邊緣才可以到達果嶺,由黑tee到紅tee,需要越過的水面逐漸縮小,由此可以看出難度也在遞減。就在內(nèi)湖的對面,是后九的16號洞,其果嶺卻設在內(nèi)湖中間的小島上,同樣要越過水面,卻沒有了中間的球道,創(chuàng)造出水中果嶺的效果,不能不說是設計者的智慧之處。
而像這樣的“同體不同型”的情況還有前九的6號洞和7號洞。狹長的6號洞,在距離和難度上都不算是最高的,可在整個球洞的左側,是一個從發(fā)球臺一直延續(xù)到果嶺的超大型沙坑,不過這個沙坑在“實際操作”中也僅僅是給人的心理壓力大一點,除非你的發(fā)球是嚴重的左曲,球才有可能沖進沙坑。如果你認為巨大的沙坑僅僅是用來嚇唬人可能就太輕敵了,站在7號洞的發(fā)球臺才驚人地發(fā)現(xiàn),并不是沙坑太大了,而是這整個洞完全是處在沙坑當中,除了發(fā)球臺和果嶺區(qū),剩下的地方都是沙子,發(fā)球的時候除了一次將球放上果嶺區(qū)你別無選擇。
運河旁的五個洞
球場風景的結合不僅在球場當中,在球場邊緣的13號洞到17號洞,是圍繞一條運河建的五個洞,雖然都是依河而建,但是在球洞的設計和布置上都有獨特的新奇感,沿著這幾個洞打球,還可以看見貨船在運河上緩緩地駛過,在河面上泛起陣陣漣漪,讓人覺得仿若畫中,不大真實。而貨船經(jīng)過的聲音并沒有打破球場的寧靜,這反而給人一種大音稀聲的感覺,讓人覺得空曠的球場更加安靜,就像夏日的午夜下起的陣雨,反而讓人更易沉睡。我還曾偷偷地想,能不能將球打到船上。
運河的對面便是紹興規(guī)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大型旅游景區(qū)——柯巖風景區(qū),其中包括把魯迅小說中虛構的故鄉(xiāng)還原成建筑實體,構成魯鎮(zhèn)景區(qū),再現(xiàn)紹興水鄉(xiāng)特有的民俗風情, 利用八百里秀美湖光山色精心打造的鑒湖景區(qū),展現(xiàn)了紹興母親湖“昔日”的風采。打球的時候還可以看見對面的游客坐畫舫、烏篷船,泛舟鑒湖。
離開球場的時候,同行的球友評價:“這個球場的江南水鄉(xiāng)景觀是獨一無二的,最有江南韻味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