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高爾夫球場都有自己的特點,但寧波東方特點顯得如此純粹,來到這里僅僅是為了打場球,想體驗高爾夫的純粹來到這里就可以了。
寧波東方高爾夫深藏在青山綠林,幽僻且環(huán)境優(yōu)美,此地建設高爾夫,甚好。
沒有沿路的路標指示、沒有明顯的廣告牌、沒有牌坊式的大門,去往寧波東方的路就好像是去見一個老朋友,不需要太多禮數(shù)。
這里的會所從外觀上看雖普通了一些,不過給人的感覺卻親切了很多。簡單的設施、熱情的服務,雖然是第一次來到這里,但給人的感覺好像來到了老地方。來來往往的客人和服務人員儼然已經非常熟絡,已分不清誰是主誰是客。“這就是球會的宗旨”,球會的經理關原銘說:“來這里就是打球,和打球的一切我們都會提供,但如果還要求更多的東西,我們就沒辦法滿足了。精力是有限的,既然是經營高爾夫球場,我們希望將所有的力量都用在球場上,其他的只要能給客人提供便利就可以了。而且也沒有我們的會員抱怨過,他們要娛樂有其他的地方,但只要他們想打球的時候就一定會來這里?!比缃竦母郀柗蚯驎€個都希望自己是個多功能體或是成為休閑娛樂的集合地,但是寧波東方從籌建的理念到運營的模式都只關注高爾夫本身確是難得。
斗智斗勇的搏殺
寧波東方的球場設計極為精細,雖然沒有過多的人工景觀,但是每個洞的設計都彰顯精細和用心。球場的難度是循序漸進的。當你從第一洞出發(fā)會覺得比較輕松,球道較為寬闊,也相對平坦,沒有過多的障礙,就好像在熱身一樣,不會有太大的壓力。逐漸地就可以感覺到整個球場的球道的坡度漸漸增大,最大的坡度可達25度到30度,坡度使得打球的力度難以掌控,如果初來打球最好不要選擇魯莽的直攻,因為你無法預料落球區(qū)的后方隱藏了怎樣的殺機。沙坑錯落有致,分布于球場的各個地方。沙坑的設計有很多小巧思,甚至可以說有點狡猾,有些出現(xiàn)在非常明顯的位置,但其實只是幌子,設計者假定打球者為了避開這些“幌子”會選擇一些不平常的路線,而在這里才藏著真正的威脅,如果坡度是“斗勇”的地方,那么沙坑便是和球場“斗智”的標志。另外人工河流穿梭于球道之間,使球場另有一種大自然的情趣。不過這些人工河流不光是為了美觀而設計的,特別是沿著這些河流建造的幾個洞,往往會成為“小球殺手”。
最令人記憶深刻的是十七號洞,這是一個雙球道的洞?!半p球道”顧名思義是有兩個球道,當然發(fā)球臺到果嶺的距離是一樣的。兩條球道只是“攻擊”和“防守”兩條線路。先說“防守”路線,“防守”也就是安全的意思。如果使用這條線路,這個球洞便是一個長度530碼的“大”左狗腿洞,“大”的意思就是從發(fā)球臺完全看不到果嶺,可以看到果嶺的拐角處在離發(fā)球臺275-285碼的位置,也就是說選擇這條前方、右方都安全的路線,要花一半的距離來拐這個彎。而且就算順利看見果嶺想把球放上去也沒那么簡單。果嶺的位置較球道稍微高一點,而且球道左側直接延伸到水里,果嶺的前端還有一個巨大的沙坑??催^“防守”的路線都能“防守”到如此,那“攻擊”的路線有多難便可想而知。雖然“攻擊”的路線距離只有410碼,代價就是除了兩片設置的落球區(qū),其他球道狹窄得只有50碼左右,兩邊都是插滿紅樁的“警示區(qū)”。雖然你可以很直觀的看到果嶺,卻不敢發(fā)力,擊球之后就算落在一個安全的位置,哪怕力量稍稍大一點點,小球也會滾下水中,感覺就像是打著高爾夫過一條獨木橋。這個洞充分展示了高爾夫的多樣性,一組四個人一起打會有多少種打法?每人在面對不同的情況又會有多少種可能?
每一個高爾夫球場都有自己的特點,但寧波東方特點顯得如此純粹,來到這里僅僅是為了打場球,想體驗高爾夫的純粹來到這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