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琰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源遠流長。在日本東京富士美術館創(chuàng)辦人池田大作的創(chuàng)意下。中日兩國專家歷經三年,尋訪了中國境內70余處與三國有關的歷史遺跡和博物館,從11個省市34家文博單位的藏品中遴選了與三國相關的117件傳世文物,在日本、上海先后舉辦“大三國志展”。
三國時代,古人發(fā)揮政治謀略和軍事智慧,出現(xiàn)了南北經濟社會的恢復發(fā)展,也實現(xiàn)了科技文化和文學藝術的歷史轉折。后人對三國人物推崇程度很高,明代羅貫中以這段歷史為藍本,編撰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為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豐富多彩的歷史內涵也流傳到亞洲及世界各地,影響著各國和各地區(qū)。在日本三國故事留傳廣泛,三國人物影響深遠。
打開各種書籍資料,不見有“大三國志”這類專有名詞,因此判定“大”是對“三國志”起修飾限定作用的。筆者認為“大”在表示一個模糊的范圍,什么范圍呢?是三國文化?!叭龂幕庇腥苏J為是歷史上三國時期的文化(即歷史的三國),又有人認為是以三國時期的歷史文化為源,以三國故事的傳播演變?yōu)榱鳎浴度龂萘x》及其諸多衍生現(xiàn)象為重要內容的綜合性文化(即文學的三國)。此次展覽就以“歷史與傳說”并行的展覽模式,融合了正史與演義、歷史與文學、三國與明清、古代文物與近代藝術、中國與日本的雙重性,稱得上是“文物展覽的一次革命”。展覽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以陳壽的《三國志》為主,展示了古戰(zhàn)場、歷史遺跡等出土的刀槍劍戟等武器、金印、鎧甲,以及陪葬品等,再現(xiàn)了1800年前的三國歷史實像,使人們能實際體會當時的戰(zhàn)斗、生活、文化活動等。第二部分以《三國演義》為主,展示了中國明清的繪畫、雕刻、工藝品及日本美術名作品等,并介紹了與三國志有關的地方的風貌照片、錄像等。
三國時期曹魏禁止厚葬,當時墓葬的隨葬品多是日常生活用品,秦漢以來流行的神仙思想在搖錢樹、銅鏡和繪畫等作品上仍可以見到。東漢末年的戰(zhàn)亂使佛教與道教得到發(fā)展。文獻記載中國的銅佛像最早出現(xiàn)在三國時期,在孫吳墓葬中發(fā)現(xiàn)了中國最早的佛教紋樣。
1983年四川省廣漢市萬福象村出土的“綠釉陶作銅搖錢樹”,樹座為紅陶綠釉,上塑“天祿”、“辟邪”二神獸,樹身為青銅質,由樹干、樹葉和朱雀組成,樹干分六節(jié),上掛大小葉片64片,小葉片分別插在大葉片兩側,大葉片分兩種造型,桑葉狀、松柏狀,和小葉片上分別鑄“五銖”和西王母座像、仙人騎驢、狩獵、朱雀,該樹采用失蠟范鑄,造型精美、工藝精湛。1963年四川省宋家林東漢墓出土的“彩繪陶說唱俑”,頭頂作錐髻,雙目微閉,歪嘴吐舌,兩臂上聳,左臂戴環(huán)飾。左手托小鼓,右手執(zhí)槌欲擊,上身赤裸,雙乳垂至腰際,鼓腹,臀部后翹,寬肥的長褲落至臀,似有下滑之勢。
三國故事一直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經典主題,所宣揚的忠義、仁德等觀念,在塑造民族心靈過程中已成為民族核心價值觀的一部分。因此,中國傳統(tǒng)社會尤其是在明清時期,社會生活和民間文化的各個方面,包括建筑、雕塑、戲劇、曲藝、繪畫、說書、皮影、剪紙等民間藝術,三國故事始終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喜愛。
粉彩“三顧茅廬”瓷板,正面白釉底,上繪“三顧茅廬”畫面,瓷板邊緣有一周凸棱,凸棱外有一周半圓形孔,但未穿透。粉彩開光“趙云大戰(zhàn)長坂坡”瓶,侈口,長直頸,廣肩,鼓腹下收,平底,圓足,頸部開光,開光處繪“嬰戲圖”,腹部開光,開光處繪“趙云大戰(zhàn)長坂坡”圖畫。粉彩三國人物瓶,頸腹部飾粉彩花卉紋,頸及腹部兩面均有開光,開光內繪粉彩三國人物故事圖,其中一幅為曹操大宴銅雀臺的故事。粉彩是景德鎮(zhèn)窯在五彩基礎上及“琺瑯彩”影響下創(chuàng)制成功的一種彩瓷。它的獨特之處是在彩繪時攙加一種白色的彩料“玻璃白”?!安AО住本哂腥闈嵝Ч?,畫出的圖案可發(fā)揮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現(xiàn)一種粉潤的感覺,因此被稱為“粉彩”或“軟彩”。其制法是用經過“玻璃白”粉化的各種彩料,在燒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繪畫,經第二次爐火燒烤而成。
“二喬”彩繪泥塑,天津“泥人張”第二代傳人張玉亭(1863-1954)彩塑仕女人物作品,取材于東吳喬國老的兩個女兒——大喬和小喬,后分別嫁給孫權和周瑜。彩繪泥塑是以粘土為主要材料進行造型,干燥后施以彩繪的傳統(tǒng)民間雕塑工藝品。此作品屬于彩繪泥塑中的細貨,題材多為戲曲人物,大多為觀賞藝術品,細貨中的手捏戲曲人物,采用最典型的情節(jié)、人物、動態(tài)來表現(xiàn)整個戲曲的主題思想,在藝術上注重人物面部、形象、性格、神情的刻畫,在彩繪上,講究臉譜刻畫。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康熙年間青花“空城計”盤,盤內以青花為飾,以三國故事《空城計》為題材,描繪諸葛亮街亭失守后退軍,司馬懿率軍兵臨城下,諸葛亮坐在城門上彈琴退兵的場面,然該故事出于杜撰。青花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后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fā)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wěn)定的特點。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青花瓷標本是唐代的,清康熙時發(fā)展到了頂峰。
工藝美術與一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人們生活緊密相關,從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按笕龂菊埂敝杏性S多將三國故事和工藝美術結合在一起的作品,值得人們去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