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總是眷顧那些肯動腦和勤奮的人,湖北紅安縣永佳河鎮(zhèn)向家垸村民向詠平就是這樣的人,他在家里打工,靠勤勞致了富。
向詠平妻子去了廣東東莞一家鞋廠打工,兒子給人當(dāng)學(xué)徒,女兒讀初中,他和年近七旬的母親在家“留守”。他不僅種田是一把好手,還有木工和豆腐加工兩門手藝。就是依靠這兩門看似普通的手藝,向詠平每年除了有種田收入1.1萬元之外,還能賺到3萬余元的“手藝錢”。
巧打時間差,種田、木工、豆腐加工三不誤。如今的田地好種,只是季節(jié)性地忙。向詠平每年加工豆腐共計也只3個月時間。除忙完農(nóng)活,他就在家中的小院里加工木器。什么辦公桌、飯桌、板椅、鋪板、床頭柜等等農(nóng)家所需家具。這些家具不需大而長的木料,用料簡單、加工也十分方便。賣出去價格也便宜。比如,市場上每張板椅35元,他的每張只30元;市場上每對床頭柜120元,他的每對只100元;還有市場上沒有的圓筒形飯罾,而農(nóng)戶又少不了。如果主人請木工去家里加工,一天的工錢50元、三餐吃飯、外加煙酒40元,即使不算材料錢,最低要90元,而向詠平在家加工的成品,農(nóng)戶去買,每個只需60元,便宜30元。
筆者曾采訪過他,問他這樣能賺錢嗎?他說:“第一,這些木器我都是用零碎時間做的,晚上加工毛料2~3個鐘頭,早晨起早點做細活,工余飯后再組裝,每天做工的時間比到主人家去加工要多4個小時以上。到主人家加工,他多花了招待費,我的時間被困住了。第二,我為主人節(jié)約了招待費,我也自由;再說我家里備有現(xiàn)貨,即使主人要貨多、時間急,我還可雇木工幫忙,不誤主人的家事。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我加工出來的木器不愁沒人要,只愁沒加工出來。2008年僅加工木器一項我就獲純利1.3萬元”。
向詠平從來不去“賣豆腐”,只“來料加工”——給客人加工,論斤兩收費。他加工豆制品的原則是,保質(zhì)保量,供貨及時。往日,農(nóng)戶只有過春節(jié)才加工豆腐、豆皮過年?,F(xiàn)在幾乎月月有農(nóng)戶到他店里加工。主人只需頭兩天將黃豆送到他店里,第三天就可拿到制成的豆制品。他不要主人挑柴禾去燒漿,而用自備的加工木器后的刨花廢棄邊角料作燃料;他不要主人搖蕩豆?jié){汁,而是使用現(xiàn)代化的自動撒漿機;他從不誤主人的時間,因為他一切安排井然有序。由于他加工的豆制品質(zhì)量上乘,收費便宜,主人省事,每年的臘月,日夜加班要忙一個多月;“五一”、“十一”、“元旦”,還有農(nóng)戶平時的紅白喜事也很忙。每年他加工豆制品收入達7800多元。
我問:“這能賺多少錢?”他說:“能賺一些錢,關(guān)鍵是可利用加工完豆制品后丟棄的豆渣喂豬”。
以豆渣養(yǎng)豬,變廢為寶,農(nóng)戶加工完豆制品后,平時都將豆渣倒掉,因為85%的農(nóng)戶沒有養(yǎng)豬。于是,向詠平就利用這些豆渣養(yǎng)豬。豆渣中殘留有大量的營養(yǎng)成分,拌上谷糠和其他飼料,生豬十分愛吃,長膘快。每年臘月或節(jié)假日,農(nóng)戶丟棄的豆渣很多,生豬一時吃不完,他就將這些豆渣曬干或烘干,留到日后再用。2008年他養(yǎng)豬收入1.54萬元。全年總收入3.62萬元。
他說:“人除了勤勞外,還要肯動腦筋,充分利用已有條件,這樣才能賺錢,我每年看來是在家里打工,但這卻有寬廣的財路。”■(湖北紅安縣永佳河鎮(zhèn)張崗小學(xué)438411李天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