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云
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金融市場在連續(xù)6個月的直線上沖后,正在進入了一個“新常態(tài)”時代。目前A股的盤面表現(xiàn),像極了一個矛盾的混合體。
海外市場還在大幅回調,7月大幕一拉開,僅僅3個交易日,深成指從萬一報復性的收復萬二,1000個點的漲幅令市場燥熱。A股真的是火力十足嗎?7月行情是萬丈牛市的開始,還是熊市中諾大黑洞?先講兩個故事:
故事A:1996年,美國辛辛那提棒球場,新賽季終于開鑼,一位球迷激動地高喊:“干掉裁判!”。8局過后,體重320磅的裁判居然真的在眾目睽睽之下猝死。當然,“干”掉他的不是激進的珠迷,而是他過度肥胖,換句話說,吃得太多。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是,嗜吃如命的人,最愛的就是那些高糖、高脂肪的食物。
故事B:比上面的慘劇早發(fā)生100多年,故事發(fā)生在藝術作品中??ǚ蚩ㄓ幸徊孔髌方凶觥兑晃火囸I的藝術家》,里面描述一位職業(yè)絕食者,他把自己關在一個木制的籠子里。以博得路人的眼球和施舍。所有人都被他這種自我毀滅的“精神”所“折服”,有人甚至會將手伸進去,摸一摸他那異常凸顯的肋骨。但是他卻說:“我就是很享受你們欽佩的目光,但是這并不是我要的。事實是我不得不絕食,我找不到可以讓我胃口大開的食物;如果有的話,我發(fā)誓,我一定會像你們一樣,把自己塞得滿滿的?!?/p>
兩個故事擺在一起看:一個控制不住地吃。另一個是吃不下去。兩則故事的深層意義不是“吃”這么簡單,而是臨近“生命”之行為?;蛘哒f,究竟是什么促使我們采取蒹項行動,譬如,股市會不會“撐死”或者“餓死”這樣的不可控?
世間種種經濟模型,關于股市運行的預測之所以往往會失敗,或者說捕捉不到“歷史性”的周期,其實就是因為無法量化人們的行為,特別是無法量化專屬于人類的“冒險精神”。若從A股如今不計后果的火爆局面來看,以每3天1000點的速度計算,兩個月深成指將超過兩萬點。當然這種計算是純數(shù)字性的,因為市場只要再漲5000點,實體經濟就會被活活的“餓死”。
也許你會問,為什么不是“撐死”?因為,那些盡情享受資產升值盛宴的投資者,現(xiàn)在就好像是卡夫卡筆下的主人公,被迫關在一個小籠子里,在政府主導下進行禁食。所以,是“餓死”而非“撐死”,而當大部分資金涌入股市,而實體經濟卻面臨缺血,貪婪的吸血本性制造出虛榮的泡沫,一旦泡沫滅亡,整個經濟形態(tài)將出現(xiàn)極度失血的狀態(tài)……
也許你會說,這是不是太過于危言聳聽了?如果市場這么漲下去,在股市沒被“撐死”之前,實體經濟必將面臨此命運。所以。我們也看到了防止惡性循環(huán)發(fā)生的種種舉措,譬如“打新”、“限解禁”、中小板股票上市首日盤中漲跌幅達到或超過20%和50%時,分別停牌30分鐘”等對漲勢的控制政策。這是一種警示,更是對股市無控狀態(tài)的懼怕。
所以,7月行情不是漲不了,而是不能漲。對于7月行情來說,2008年6月10日留下的長達97點的大缺口區(qū)域,將是指數(shù)最高上限,一旦指數(shù)以太陽線跨過這道溝壑,將會遇到主力資金及慘遭套牢籌碼的死命打壓,引發(fā)巨大的拋盤。如果多頭能真正耐下性子和空頭在大缺口下方進行拉鋸,或者選擇在3000點整數(shù)關構造起一個太平臺,細嚼慢咽,良性吸收,那么無論股市和實體經濟都將擺脫“撐死”和“餓死”的命運,進入一個嶄新的成長階段。
7月行情,市場已經進入到一個時間節(jié)點,主力機構和中小投資者都面臨一道選擇題,究竟如何吃下未來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