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穎信
博山神頭橋畔有一組紅墻玄瓦的古建筑顏文姜祠。很多次,我都懷了虔敬的心來拜謁一位神靈,這里是博山最深的源頭了。
史載:后周時,有顏家女文姜嫁到了郭家。新婚之夜,夫君就暴死了。文姜還沒有品味生活的甜蜜,就要承受喪夫之痛。這還不算,更為嚴重的是,她要承擔一個足以毀滅一生的罪名——克夫。
對于這個罪名,最深信不疑者,就是她的婆婆。因此,對文姜的鞭笞辱罵,百般折磨,也就不奇怪了。生性善良賢淑的文姜無法擺脫這乖戾的命運,只能強忍著內(nèi)心的悲慟和凄楚奉養(yǎng)高堂翁姑,日子艱難沉重。
山門面南,正門一,左右掖門各一,前檐下有朱漆木柱四??邕^高高的門檻,跨進一卷傳奇里去。
迎門是香亭,木雕隔扇,八角玲瓏,復檐風鈴,精致而風姿不凡。香亭的兩側,是兩塊龍首龜?shù)氖吖艤喓?,氣宇昂然。因為年代久遠,碑上字跡湮沒,了無印痕。只是靜立在古柏的花影虬姿里,蘊含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這就是有名的宋代無字碑了。有詩嘆曰:松掛唐時月,苔封宋代碑,也道出了后代文人想窺一段前緣而不得其門的悵廖。
古時,這里干旱缺水,吃水要到三十里外去挑。這個差使自然落到了文姜的肩上。而她的婆婆專門做了兩只尖底筲,使她在往返的途中不得休息。
文姜的忍辱負重感動了冥冥中的神靈。她在擔水的途中,用自己辛辛苦苦挑來的水救活了一位干渴的老者。于是,老者給了她一條馬鞭,讓她放在水缸里,只要稍微一提,水就會滿。并特別囑咐:不要用力太大,不要提到缸外。
文姜好幾天不去挑水,引起了婆婆的疑心。她趁文姜下地干活時,到廚房里探個究竟。發(fā)現(xiàn)有條臟兮兮的馬鞭在水缸里,一把提起來向院里扔去。
正在地里干活的文姜聽到一聲巨響,待回頭張望時,白茫茫的大水已經(jīng)從院里咆哮而出。眼看著父老鄉(xiāng)親都要遭殃,她迎著大水朝家里狂奔。拼盡最后的力氣,文姜護在水缸上,水不再泛濫。只是汩汩流出。于是,這方旱土上的人們,享受到了甘冽的生命之泉。這就是靈泉,也叫孝泉。
文姜圣潔的軀體化成了一尊千年不朽的雕塑,被后世尊為顏神。
該祠正殿建筑嚴謹,整個殿宇飛檐斗拱,梁架結構全部用斗拱攢成,所以稱為“無梁大殿”。最早的記載是后周建,唐重建。以后的歷朝歷代都有修葺的記載。因此,現(xiàn)在的主建筑曾被認為是明清風格。但是,顏文姜祠正殿是五脊六獸,雙翹十一踩的結構,和一般的明清建筑不同。
殿中便是顏神莊嚴的法像了。輕曼的煙幕中,那雙注視人寰的眼睛靜默無語,閱視這山城的寒暑交替,世上的萬事榮枯。
成仙后的文姜,解救了東征至此、陷于困境的唐太宗李世民。王感其德,乃重修殿宇,并欽點薛仁貴和尉遲敬德為左右門神。宋代,文姜被神宗敕封為“順德夫人”,更是盛名遠播。
正殿的左右,分別是翁婆殿和爺娘殿。后院,辟有多個電動場景展室,完整介紹了這個傳說。聽著講解員娓娓道來,思緒會不自主地神游開去,跨越千年,去旁觀一個神祗的成長過程。
顏文姜祠存有歷代碑謁幾十塊。多為名家手跡,砌嵌于殿廡的墻壁上。其中有一塊石刻《風雨竹》圖,是吳靜君女士的手跡。關于這位女子,據(jù)簡單記載是清道光年間,博山縣令楊春喈之妻?!讹L雨竹》雋秀清高,脫凡絕塵,給這傳統(tǒng)而厚重的廟宇氛圍里,憑添出一道麗質(zhì)天成的美,古典而婉約。也許這又是一個被歷史完全塵封了的故事,故事里的女主人一樣有著豐富而妙曼的心情和雨中南竹般的質(zhì)懷。
我敬立于顏神前,望著那慈祥莊嚴的神像。我是您的傳人么?我的慧根能在這四合的暮色中被點撥勾通么?用您的眼神,穿越時空陳舊的隧道,給我以愛心的洗禮,升華出生命的真諦。當是自古以來,許多人向往的禪哲般的召喚啊。我默默地祈吟著。
走出展室,在院里走走停停。思緒仿佛還留在古時不曾轉(zhuǎn)來。一個小童跑到墻角,用力拽撞木,敲響了那口清朝的大鐘。渾厚的金鳴聲滾涌了很久。在這如浪般層層沖抵身心的暮鼓晨鐘里,卻有一種靜彌漫了開來。
夕陽染紅了半邊天,涼風纏繞過門柱,穿行進窗格,舞弄著檀香上的青煙,飄然飛天而去。肅穆無言的庭宇,潮濕,略帶陳舊的腐土氣息,使我摒棄了許多的煩悶和雜念,只覺一種前世如夢般的記憶在血液中默默流淌。
以德報怨,以情感天。文姜完畢了她因磨礪而折射出無盡光輝的旅程登仙去了。人們找到了自己不息不竭的源。靈泉的水稱為孝水,流淌成的河就是孝婦河。傍水繁衍生息,聚而為邑,擴而為鎮(zhèn),鎮(zhèn)名就是我們世代敬仰的祖先——顏神。
編輯張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