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歌
[中圖分類號]G2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5-0175-01
麥爾文·曼徹爾在《新聞報道與寫作》一書中提到:“主謂賓結(jié)構(gòu)的簡單句是最易于理解的。許多通訊社在通過大量的研究得出結(jié)論認為:使新聞報道具有可讀性的關鍵之一是用短句子?!焙媳妵H社提供一個數(shù)據(jù):句子用詞的平均長度,最易懂的句子,8個詞以下;易讀,11個詞;較為易讀,14個詞;標準句子,17個詞;較難讀,20個詞;難讀,25個詞;很難讀,29個詞以上。漢語情況也與英語差不多。一個句子內(nèi)的語言成分越少越易讀,至于理解,與詞義字義及背景知識有關,不純粹是個長短的問題。
電視新聞和報紙雜志不同,前者是聽覺,后者是視覺。因此電視新聞的寫作也要有所不同。聽覺不同于視覺,它是稍縱即逝的,句子太長,聽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這樣的新聞稿也不能算做好的新聞稿。比如:齊齊哈爾電業(yè)局所屬8個供電局、5個縣(市)電業(yè)局、送電區(qū)以及高壓供電局等單位分別在繁華地段設立宣傳站、點,通過廣播、圖版、散發(fā)傳單、提供咨詢等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了國家、部委頒布的保護電力設施和反竊電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以及近幾年發(fā)生、破獲的盜竊破壞電力設施、竊電犯罪的典型案例。
這是一個長句,粗粗計算了一下有50多個詞語構(gòu)成,是合眾國際社研究結(jié)論中很難讀類型(29個詞)的兩倍,應當屬于特別難讀的句子了。也許正是因為句子太長,動賓搭配也便顧此失彼,出現(xiàn)了病句?!靶麄鞣?、法規(guī)”可以,“宣傳典型案例”則屬于動賓搭配不當了。再看下面這個用例:
為減輕中小學生家長經(jīng)濟負擔,糾正出版印刷、發(fā)行不正之風,杜絕為學生采購盜版教材教輔的違規(guī)行為,齊齊哈爾市新聞出版局和市教育局今天組織開展了“杜絕盜版,使用正版——全市千名校長、萬名教師、百萬中小學生及新聞出版界聯(lián)合簽名活動。
一個長句有100多字,播報費勁,聽起來吃力。記者熱衷長句,樂此不疲。苦的是播音員,不好把握。平心而論,地方臺的電視新聞大家常有意見,板子不該都打在播音員身上。如果把電視新聞比做電視臺奉獻給受眾的一道精神大餐的話,那么每一道程序都有相應的責任,從采購、加工、烹飪、裝盤到擺臺,哪一道工序出了毛病都可能影響這道大餐的質(zhì)量,影響受眾的口味。地方臺的新聞播報,播音員的語速有時過快,他們反復與央視臺比較后也承認確實偏快。不過強調(diào)稿件文字量大,不以較快的語速播不完。那么有沒有壓縮的空間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仔細推敲一些新聞稿,字數(shù)完全可以壓縮。我們的新聞稿還可以寫得更簡潔、更明快一些。比如:
塞北鶴城純樸的民風、熱情好客的習俗讓來齊的華商找到回家的感覺(定語多余)
前文已經(jīng)說了“來齊訪問”,這里“來齊的”就是贅語?;蛘卟蝗缰苯诱f:鶴城人民的純樸、熱情、好客,讓華商們找到回家的感覺。再比如下面的用例:
2003年,我市舉行了第一屆建設領域“四新”產(chǎn)品展交會,共有30多家省內(nèi)外企業(yè)參加了展交會,成交額近三千萬元。(后一句完全可以可省略“了展交會”)。
此外,地方臺播音員播報新聞總的感覺就是“忙活人”,他們播得累,聽眾聽得也累,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聞稿中長句太多。如此看來,要想大幅度提高電視新聞的質(zhì)量,必須進行綜合治理。
句子的長短是相對而言的,沒有截然的界限。長句是指結(jié)構(gòu)復雜、詞語較多的句子,短句是指結(jié)構(gòu)簡單、詞語較少的句子。電視新聞中的長句可以適當?shù)馗臑槎叹?。這主要有兩種辦法:一是將長句中能抽出來的較龐大的修飾限制成分抽出來,改成分句或單獨成句,不能抽出來的修飾限制成分與句子主干另成一句;二是把聯(lián)合成分拆開,重復跟聯(lián)合成分直接相配的成分,形成排比句式。除了長句化作短句之外,記者還要努力提高寫作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