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若晨
村子里唯一的一家鐵鋪是王大狗開的。
每到農忙時節(jié),村民們都會把家里舊的鐵具拿給王大狗,讓他重新打出新農具。這時候就是王大狗一年中最忙,也是最得意的季節(jié)。有時顧客太多,王大狗會忙到深夜,但從來沒有把活拖到第二天來做。不管要打多少件,質量總是頂呱呱,而且十分耐用。所以村里人提到他,總會豎起大拇指。
王大狗五十多歲了,身邊只有個兒子,叫王小狗。王小狗剛剛二十出頭,平時在鐵鋪里掄掄錘,搭把手什么的,干得很賣力。王大狗已經把所有的打鐵技藝傳給了兒子,準備歇手不干了。王小狗天生聰明,腦袋瓜子活絡,學得很快、很精。這也讓王大狗十分放心地把鐵鋪交給兒子打理,自己退居二線,安享清閑去了。
可是,王大狗沒享受幾天的清閑,耳根子就隱隱約約飄進了左鄰右舍的議論,好像是說王小狗打鐵老是缺斤少兩,拿回來的鐵具總比原來的要輕。王大狗一聽就火了,怒氣沖沖地跑去質問兒子,你現(xiàn)在是想把我的臉丟光嗎?咱老王家一生可沒做過對不起人的事,你這樣做是在毀祖宗的招牌?。⊥跣」纺?,低著頭聽,卻沉默不語。王大狗氣急攻心,一回家就病倒了。
幾天后,村里來了一隊日本兵。讓每一個村人感到意外的是,這隊日本兵竟然是來拿預訂的刺刀的,而這批刺刀正是王小狗打的!
王大狗聽了這個消息,全身的血液一下子沖上頭頂。他從床上爬起來,一步三晃地掙扎到鐵匠鋪里。看到王小狗依舊漫不經心的樣子,王大狗全身顫抖,氣得說不清話:“你……你這個畜生!”說罷,他用盡全身力氣摑了王小狗一個耳光,昏死了過去。王小狗就哭了,大喊:“爹!我對不起你……”周圍的鄉(xiāng)親們七手八腳將王大狗抬回家中,卻向王小狗射出了鄙夷的目光。王大狗在家里躺了幾天就死了,王小狗處理完喪事后也走了。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后來,那隊鬼子又來到了這個村里,但這一次是被追殺,逃到這里的。鬼子的樣子十分狼狽,槍尖上的刺刀都莫名其妙地折斷了。怪不得擅長用刺刀挑人心腹取樂的鬼子一下子變得稀軟不堪了!一支不知是從哪兒冒出來的神勇游擊隊追擊到這里,把鬼子全部殲滅了。游擊隊員清理戰(zhàn)場的時候,村里有人看到,在每個游擊隊員的刺刀上都刻著“王小狗”三個字,閃閃發(fā)光,錚錚作響。
【作者系福建省廈門市英才學校九天湖文學社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