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華 姚青霞
一只小猴子自以為本領很強,就獨自離開了師傅孫悟空,乘著白云,飄飄悠悠地來到了漢語國的修辭城。
到了城里,他想找個旅館歇歇腳,可找了大半天,竟沒見著一家掛著招牌的旅館。小猴子很納悶兒:這偌大的一座城,有山有水有草地,怎么會沒有旅館呢?他猛一抬頭,看見一家門口寫著“客人的港灣”幾個字,這才似乎有點明白了。
原來,修辭城里都是用修辭手法來間接標出店名的。把客人休息的旅館比成船兒停泊的港灣,不正是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嘛。前者被比方的事物叫“本體”,后者用來打比方的事物叫“喻體”,這兩者之間有相似點,讓人看了覺得很形象,很貼切。
小猴子快步走到里邊,哈哈,果然是旅館。旅館的服務員“像”小姐笑瞇瞇地迎上前問:“您要住店嗎?”小猴子點點頭。只見“像”小姐拿出了5塊掛鑰匙的牌子說:“我們旅館有個規(guī)定,這是5塊寫有句子的牌子,誰要是把其中沒用比喻的句子挑出來,誰就可以免費住宿?!毙『镒咏舆^店牌,一塊塊地看起來。別看他平時稀里糊涂的,關鍵時刻還是很認真的。
小猴子先看第一塊牌子上寫的是“天上的星星宛如一顆顆閃閃發(fā)亮的珍珠”,馬上斷定是比喻中的“明喻”。本體“星星”和喻體“珍珠”都出現(xiàn)了,并且還用了與常見的比喻詞“好像”、“仿佛”、“猶如”等相近的“宛如”。
再看第二塊牌子上寫的是“孩子是祖國的花朵”,這當然是比喻中的“暗喻”了。本體和喻體都出現(xiàn)了,雖然沒有“好像”等比喻詞,卻用了“是”、“變成”、“成為”之類的詞,所以還是比喻句。
第三、第四塊牌子上寫的是“旅館仿佛是溫暖的家”、“老師還像從前一樣”,雖然用了“仿佛”和“像”,但前者“旅館”和“家”屬同類事物,后者“像”,說明老師現(xiàn)在與以前相同,這其中沒有什么可比性,所以不是比喻句。這正應了老師常講的,認識比喻句不能將句子中是否有“仿佛”、“像”之類的詞作為根據(jù)。
最后一塊牌子上的句子是沒直接說出本體,而是直接出現(xiàn)了喻體。“草原上潔白的花朵在移動”,這“花朵”就是“羊群”了,這無疑是比喻中的“借喻”,小猴子一眼就看明白了。
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小猴子挑出了不是比喻句的兩塊店牌?!跋瘛毙〗泓c點頭,高高興興地為他開了房間。
這下,小猴子可高興了,他還是平生頭一次免費住旅館呢!
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常常會遇到“眼中釘”、“糊涂蟲”這種通俗易懂、非常好玩的詞,人們稱它們?yōu)椤皯T用語”。不過,它們的意義可不能簡單地從字面上去瞎猜哦。如“眼中釘”不是眼中的釘子,而是指令人憤恨的人;“糊涂蟲”也不是啥都不懂的蟲子,而是用來比喻不明事理的人。慣用語諷刺意味比較濃,所以在運用時要小心喲!那么,你覺得該用哪些慣用語來稱呼下面的人呢?
粗心大意的人叫( )
思想陳舊的人叫( )
目不識丁的人叫( )
隨聲附和的人叫( )
吝嗇錢財?shù)娜私? )
沒有原則的人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