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俊
一個名為“太空衛(wèi)士”的觀測項目正在對太空中游蕩著的危險巖石天體展開詳盡地掃描。雖然現已發(fā)現的小行星暫時不會對地球造成威脅,但太空中仍然隱藏著大量的危險天體。人類當前所面對的一個緊迫問題是盡快找出大部分的近地天體。
對地球防卸能力的第一次考驗是小行量“阿波菲斯”,這是一顆直徑約320米、質量約4200萬噸的小行量。它在_2004年12月把人們驚出了一般冷汗:當時計算表明,它在2029年撞上地球的概率有1/37!然而進一步計算數據顯示:在2029年8月,它將在離地球僅36350千米的上空飛過。如果屆時它恰好進入了狹窄的“鎖眼”——一個僅比它的直徑略寬的狹窄區(qū)域,在此區(qū)域內,它將遭受到的地球更大的引力作用,使它進入一條的危險的軌道。在這條軌道上的“阿波菲斯”將在7年后的2036年8月13日,也就是復活節(jié)那天與地球碰撞!“阿波菲斯”穿過這個區(qū)域的可能性大概是1/4500。當它接近地球時,其運行速度為每秒5.9千米,如果擊中地球,將產生相當于11萬顆廣島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能量。
如何對待飛向地球的小行星呢?
美國休斯敦約翰遜航天中心的NASA宇航員愛德華·盧設計建議采用“重力拖拉機”來改變小行星的軌道。
“重力拖拉機”是利用萬有引力定律,讓大約1噸重的重心拖拉機在距離小行星150米處盤旋,雖然每天僅能改變小行星運行速率0.22微米/秒,但經過長期作用,將使小行星遠離“鎖眼”位置。
科學家預計,只要20年的時間,NASA就有能力發(fā)送一艘20噸重的太空船,它只需要重力作為牽引力,慢慢靠近小行星,不需要其他物理附件。在牽引力作用下,大約一年就可使小行星偏離原來的軌道200米左右。
以人類現有的技術和手段,阻止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預警期需要50年。從理論上講,人類已有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能力,但還沒有做過這方面的試驗。
小行星的飛行速度基本上都會比目前人類現有的飛行器速度要快。當它不是迎面撞來而是同向靠近時,人類發(fā)射的飛行器短期內是追不上它的。所以,人類只能早早地發(fā)現它們,并將飛行器發(fā)射到外空“等候”,然后再想辦法將它推偏軌道。
相關鏈接:五大方案防小行星撞地球
目前“攔截”小行星的設想方案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將其炸毀,破壞掉;另一種則是改變它的運行軌道??茖W家們提出五套防止小行星撞地球的方案:
方案一:用核彈炸毀小行星。
向地球襲來的物體發(fā)射核導彈,把它炸掉。但是這種方法存在明顯的缺點,即核爆炸的后果難以預料。
方案二:用爆炸法改變軌道。
對于組成元素是鐵質的、結構結實的小行星,可以利用導彈或是核裝置對其進行攻擊,理想的狀態(tài)是將它炸成兩部分,這樣質量發(fā)生變化,軌道也就會改變。
方案三:改變小行星顏色。
物體的顏色越深吸收的熱量就越多,黑色可以降低反照率提高吸熱率,從而提高整個行星自身的溫度,對它的運行軌道產生影響,也可以把它變成白的,使它變冷,效果是一樣的。
方案四:用機械力改變軌道。
將人造天體發(fā)射到太空后,把它調整到和小天體平行,并使兩者的相對速度為零,然后用機械推它,它就會改變軌道。
方案五:給小行星裝“太陽帆”。
在小行星體表面上安裝一臺大型火箭發(fā)動機,或者一個“太陽帆”,把行星從地球的軌道上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