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樹娜
一、引言
在經(jīng)濟危機席卷全球,人們迫切需要人性關懷的時候,第81屆奧斯卡也順應潮流,一部迎合當前時局的精彩的溫情勵志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在奧斯卡加冕為王,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8項大獎,這不僅僅是美國電影學院的選擇,更是當前飽受金融危機影響的人們對于夢想的選擇,是美國人民對于美國夢的追求。很多人說,《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勝利是因為奧巴馬式的成功,是庶民的勝利,我覺得還不如說是美國人自己對于美國夢的追憶。
二、《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簡介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在年初贏得了4項金球獎,并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11項提名,最終囊括最佳導演獎、最佳影片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最佳音樂獎、最佳編輯獎、最佳音響獎和最佳攝影獎共7項大獎?!敦毭窀晃獭吩诒緦脢W斯卡上獲得十項提名,最終斬獲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等八項大獎,成最大贏家。
導演丹尼·博伊爾說,這部電影是向狄更斯致敬的。這部電影幾乎涵蓋了所有類型片的元素:劇情、喜劇、驚悚、冒險、恐怖、懸疑、歌舞、音樂、兒童、黑色電影,如果真人秀也算的話,當然還和槍戰(zhàn)和警匪沾了點邊,片尾的歌舞也加入了一些動畫的元素,除了情色和成人。但故事很簡單,一位來自印度孟買街頭的貧民窟的窮人小伙杰瑪,為了夢想,為了真愛,勇往直前。因為出身卑微,不名一文,毫無高人指點,也無財團贊助,杰瑪在“百萬富翁”電視節(jié)目中一路凱歌,然而就在他面對最后一個問題之前,有人揭發(fā)了他作弊,被送進了警察局。在解釋為什么能完美答對每道題的同時,杰瑪?shù)纳钜苍谖覀冄矍靶煨煺归_。他講起了認識的一位寶萊塢明星,在一起搶劫事件中喪生的母親,以及他與哥哥沙里姆如何認識了拉緹卡(芙蕾達·平托飾),他一生的摯愛。三個無家可歸的年輕人被一所孤兒院收容,每天以乞討為生。但是孤兒院的負責人卻想弄瞎他們的眼睛以增加乞討收入,于是他們逃走了。然而在他們爬火車時拉緹卡卻因意外失足,再被孤兒院的人抓去。兄弟倆在泰姬陵附近暫時住下來,杰瑪以給提供導游服務為生,而沙里姆則與街頭混混趁機偷取旅客的財物。但是杰瑪對拉緹卡的思念并沒有因時間的流逝而減少。最終他說服沙里姆一起回到孟買尋找拉緹卡,可是一系列的變故使得他雖然見到了拉緹卡,卻再次失去了她——她被黑幫老大奪去;而兄長沙里姆也成了黑幫的一員。于是杰瑪想到了來參加這個電視節(jié)目,因為他知道這是拉緹卡最喜歡的節(jié)目,她一定會看到他。此時,隔在杰瑪與2000萬盧比之間的,只剩下最后一個問題。警方認為杰瑪?shù)墓适隆半m然怪誕,但貌似有理”,于是放他回去繼續(xù)參賽。拉緹卡果然在電視上看到了他,沙里姆此時也幡然醒悟,給了拉娓卡車鑰匙與電話,催她快去找賈馬爾。最后一個問題是“請說出三個火槍手的名字”,賈馬爾并不知道,于是他使用了電話求助。電話打給他的兄長沙里姆,接聽的卻是拉緹卡。杰瑪聽到她的聲音固然興奮,但可惜拉緹卡也答不上這個問題。于是杰瑪猜了一個答案,可喜的是他猜對了!而此時沙里姆為了能讓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也與黑幫老大同歸于盡。那天晚上,杰瑪與拉緹卡終于在火車站相見。他們忘情擁吻,有情人終成眷屬……
杰瑪現(xiàn)場答對的所有問題全跟他20年坎坷而又傳奇的成長經(jīng)歷不謀而合!影片正是在這種有點戲劇化的奇妙構思中,既展現(xiàn)了印度貧民生活的甜酸苦辣,也還原了一個美國夢的過程:只要你有夢想,有沖勁,有斗志,奇跡就會出現(xiàn)!
三、美國夢
美國人總是在強調(diào)他們?yōu)橹院赖拿绹鴫?,從馬丁·路德金有一個夢想開始,那里的人民就為了心中的夢而奮斗。奧巴馬的勝利讓很多人看到夢想實現(xiàn)的可能?!皦粢苍S很遠,但我為之努力”,如同斯普林斯汀的歌中所唱。
一般而言,“美國夢”包含幾個要素:美國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機會;成功取決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擁有平等的權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斑@些要素是與歷史密不可分的,也必須和時代背景結合起來看。”朗·梅勒說。
“美國夢”背后的真正動力是什么?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就是對財富的渴求和追逐??的腋裰萘⒋髮W歷史學教授馬修·沃肖爾指出:“對金錢的追求,是‘美國夢中不變的成分?!?/p>
什么是美國夢:美國夢就是昨天你還籍籍無名,但也許明天你就會名揚天下,顯然,那個印度少年仿佛10年前的阿甘,已經(jīng)成為新版的“美國夢”代言人,這就像奧巴馬評論自己受到的支持時說的,這是“美國真正的天才:堅信她的人民簡單而純樸的夢想,堅信小小的奇跡會發(fā)生”。今年,這部影片在各大影評人前哨戰(zhàn)上的捷報頻傳,以及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上所向披靡的超高人氣,加上金融風暴下的某種民生百態(tài),預示著這部投資僅僅1200萬美金的小制作似乎已經(jīng)成為影片中那個來自貧民窟的窮小子一夜成名的又一翻版。影片中的主人公們都以自己不同的形式追逐著自己的美國夢。
1杰瑪?shù)拿绹鴫?/p>
片中未放棄的夢想,是主人公杰瑪。他未像哥哥沙里姆那樣用自己的力量和野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只是從不拋棄朋友,不放棄夢想。為了一個偶像的簽名可以跳進糞坑;他不放棄伙伴,在逃出犯罪團伙之后仍回到火坑尋找被困于黑幫的伙伴;他愛一個人,不論時間和環(huán)境怎樣改變,仍像阿甘一樣的絕無改變。他沒有任何的豪言壯舉,驚世駭俗的舉動,他只是一直不拋棄,不放棄。這個人物讓庸庸碌碌的我們?yōu)橹畱M愧、警醒。
童年的杰瑪就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他的執(zhí)著精神,從小杰瑪跳下糞坑那一刻起,我們開始隱隱綽綽看到一個理想者的影子,那么清澈的眼睛和天真的笑臉。在那么惡劣的條件和骯臟的環(huán)境下他不像哥哥沙里姆慢慢屈就于現(xiàn)實,而是始終樂觀地面向生活的高處。
他們出逃的那個晚上,控制孩子乞討的犯罪團伙頭目普努斯企圖傷害杰瑪?shù)难劬σ员闫蛴懀崂吩趽慕墁數(shù)陌参?,杰瑪卻一點也沒有覺察到危險的來臨,他認為“圣人”會給他們天堂般的生活,對著拉緹卡暢想未來的美好生活。“你,我,還有沙里姆,三個火槍手……月光下,你和我,我們一起跳舞,好嗎?”多么理想主義的杰瑪,他天堂般的夢想里有著哥哥和朋友,這很美好卻很遙遠。
杰瑪跟蹤沙里姆找到了兒時的女友拉緹卡,冒險跑進賈韋德的別墅去看她,他妄圖帶走心愛的女孩。拉緹卡問他,“我跟你走,用什么生活?”他說,“用愛?!笨吹竭@里,我們是又感動又擔心,在執(zhí)著的杰瑪看來,只要有夢,有愛,再大的苦難也可以戰(zhàn)勝。我們姑且不去考慮他方案的可行性,單單是這句話,對于我們這些在生活重壓下忘記了做夢,忘卻了理想的世俗中人來說也是不敢不齒于口的。這難免讓我們重拾起曾經(jīng)的躊躇滿志。意氣風發(fā)的美好時光。對于經(jīng)濟重創(chuàng)的美國人來說《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出現(xiàn),也是讓人們重拾了對生活的信心,對童話的期待。或許,這就夠了。
最后一個問題:在亞歷克斯·大仲馬的書《三個火槍手》中,其中兩個火槍手叫做阿托斯和波托斯,第三個火
槍手的名字叫什么?繼續(xù)答題就得繼續(xù)冒風險,就像繼續(xù)愛著拉緹卡一樣困難重重。放棄可以得到一千萬盧布,繼續(xù)如失敗的話就空手而歸,但錢不是杰瑪?shù)膲粝?,他的夢只有一個:拉緹卡。所以在聽到拉緹卡說自己很安全之后,他的回答是:I PLAY.這時的杰瑪擁有了拉緹卡,輸了全世界又如何!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杰瑪贏得大獎之后,全印度的觀眾為之慶祝歡騰的場面,杰瑪贏得的是金錢嗎?并不完全是。那些觀眾得到了什么呢?只是在這樣一個黑暗不公的社會里,杰瑪是一個童話,是他們一個夢想的寄托罷了。杰瑪在最終贏得千萬獎金之后,呆坐在墻角,此刻改變他的并不是貧民窟到百萬富翁的巨變,而是靠自己的努力而與朋友和愛人的重逢。拉緹卡與杰瑪在歷經(jīng)各自的坎坷之后終于擁抱在了一起,拉緹卡的臉上是逃亡換來的刀疤,它提醒每個觀者,這個世界固然殘酷的超出每個人曾經(jīng)的想象,但仍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nèi)猿?、追尋,這就是夢想。
杰瑪?shù)纳鼩v程,是印度社會的廣角鏡,諸如城市流浪兒童、黑社會、種族仇殺等種種不平等的社會問題都被擺上臺面。與他動蕩的成長同時,印度社會也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昔日的貧民區(qū)變成高樓大廈,社會問題變得更加隱秘。同樣,經(jīng)歷了劫難的孟買人,和那些仍在流浪的孩子需要些比“多難興邦”更多和更好的東西,夢想和電影也未必不是一個好答案。
有人說杰瑪是一張白紙,一張堅守信念的白紙。在奸詐的主持人、適者生存的沙里姆和其他黑暗勢力的折射下,這樣可歌可泣、出污泥而不染的純良品性尤為珍貴。我不禁想,有沒有人在現(xiàn)實生活里千瘡百孔,內(nèi)心仍然像白紙一般純潔?無論如何,杰瑪,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希望,一個夢。
2沙里姆的美國夢
與理想主義的杰瑪不同的是“現(xiàn)實主義”的沙里姆。沙里姆與杰瑪?shù)男愿裢耆喾?,他沒有任何道德約束,沒有不現(xiàn)實的浪漫氣質(zhì),他相信適者生存,行事果絕,生存上位,不擇手段。他有救杰瑪?shù)挠職?,有殺死黑幫頭目的果斷,也有出賣拉緹卡換取富貴的貪婪和殘忍。
小時候的沙里姆就顯示出對物質(zhì)的追求,用杰瑪好不容易得來的偶像簽名照換了幾個硬幣,只因對方給的價格還可以。少年的沙里姆最終成為黑幫打手,把拉緹卡送給了自己的老大,最后卻被杰瑪?shù)膱?zhí)著所打動,救出了拉緹卡,將自己埋在畢生追求的金錢中,與首領火拼,從容赴死。他骨予里的桀驁不馴始終存在。
當我們看到故事結尾,沙里姆懷著必死的心情將大把大把的鈔票撒落在浴缸,被射殺后,嘴角露出微笑,說了一句:感謝上帝!我們也為他的美國夢的實現(xiàn)而歡呼。這就是他的夢想,他的美國夢就是擁有金錢,最后他也實現(xiàn)了。這是現(xiàn)實的美國夢,夢想擺脫貧窮,脫離貧民窟,處于“這座城市中心的中心”。盡管兩兄弟的性格從開始就出現(xiàn)了分化的跡象,若即若離的兩條人生軌跡提供了模糊的兩種美國夢的對比,但是哥哥的夢想最終讓步于親情。如同大仲馬筆下的三個火槍手的共同性格,即對俗世的聲名財富有著熱烈的追求,但又將友情置于自己最為看重的名利之上。
四、結語
一位牧師曾為名為“無畏的希望”的布道中寫道:“我們以為自己在這個世界的頂層就如在天堂。但你細細觀察,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是地獄。彈著豎琴的女子坐在那兒,衣衫襤褸。她的衣服破爛不堪,她,她自己就好像是廣島的或者沙佩維爾(沙佩維爾為南非城市,曾發(fā)生種族屠殺——譯注)的受難者……但是畫家仍敢于把這幅畫名為‘希望?!?/p>
只要有希望,夢想在,沒有什么戰(zhàn)勝不了的,就如同影片中所說:ITS OUR DESTI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