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像一個冷酷的水下“殺手”,靜悄悄地接近獵物,然后突然一下將其斃命。雖然航空母艦被稱為流動的“國土”,是不折不扣的海上“巨無霸”,可一旦遇到潛艇,就好像撞見克星一般,渾身的力氣施展不出來,最終只好逃之夭夭。
偷襲軍艦
潛艇的“胃口”一開始并沒有那么大,它最初攻擊的目標只是一些小型的軍艦。第一艘潛艇的名字叫“海龜”,它是美國人布什內(nèi)爾在18世紀70年代建成的。“海龜”號是一艘由一個人手工操縱的木殼潛艇,通過用腳踩踏閥門向水艙注水,可以使艇潛到海面下6米深,在水下停留約30分鐘。
“海龜”號的運動是靠安裝在艇上的兩個螺旋槳實現(xiàn)的,操作員在艙內(nèi)用手搖動曲柄,帶動艙外的螺旋槳轉(zhuǎn)動,使?jié)撏Й@得3節(jié)左右的速度。如果潛艇要從水下上浮到水面,操作員就在艇內(nèi)操作手動的壓力水泵,排出水艙內(nèi)的水,使艇上浮。
那么“海龜”號如何攻擊目標呢?原來在“海龜”號的艇外攜帶了一個能用定時引信引爆的炸藥包,操作員可以在艇內(nèi)操縱,把炸藥包放置在敵人艦艇的底部。1776年9月,“海龜”號偷偷地潛伏到了紐約港,它的偷襲目標是停泊在那里的英國“鷹”號軍艦。雖然偷襲并未成功,但“海龜”號卻開創(chuàng)了潛艇襲擊軍艦的先例。
自從“海龜”號誕生,潛艇的發(fā)展速度可以用“迅猛”兩個字來形容。如今,它的“胃口”變得很大,就連航空母艦也怕它三分。這是為什么呢?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睗撏Ь褪且粋€善于施放暗箭的高手,而且這些暗箭又非同尋常,它們是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反潛導彈、魚雷和水雷。潛艇神不知鬼不覺地航行于海底,偷偷地接近要攻擊的目標,突然發(fā)射出這些“暗箭”?!鞍导奔瓤梢詮乃嫱蝗伙w出攻擊海面和陸地上的目標,也可以在海面下潛行攻擊軍艦和潛艇。
潛艇的武器艙容量很大,一艘戰(zhàn)略導彈潛艇可以裝載12~24枚的彈道導彈,一艘攻擊潛艇可攜帶巡航導彈、良潛導彈8~24枚或魚雷12~24枚。這些武器都是實實在在的“大塊頭”,因此,潛艇需要足夠的動力才能完成航行和發(fā)射任務,
潛艇與航空母艦相比雖然是個小個兒,但是與其他航行器相比卻是一個十足的大塊頭,它的排水量最大在3000噸以上。另外,在水下航行比在水面航行阻力要大得多,這就需要更大的動力,所以潛艇除了使用常規(guī)動力以外還使用核動力。于是,潛艇就有了常規(guī)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之分。
常規(guī)潛艇在水面航行時,主要靠柴油機提供動力,水面航速為10~15節(jié);在水下航行時,則主要靠主電動機提供動力,水下航速為15~20節(jié)。
核潛艇利用了核能,其動力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要填裝一次核燃料,它就可以連續(xù)運轉(zhuǎn)多年,續(xù)航力增大到了數(shù)十萬海里。這樣,潛艇可以長期在水下航行,極大地提高了隱蔽性。
逃生難度大
最近幾年,發(fā)生了幾起潛艇失事事件,這是很危險的。在深不可測的海底,潛艇一旦發(fā)生故障該怎么辦呢?
潛艇配備了許多逃生設備,比如失事浮標和單人救生器。當潛艇失事時,它會放出失事浮標。浮標上升到海面,救援人員就能夠根據(jù)浮標的位置來確定潛艇的位置。潛艇上還備有單人救生器,發(fā)生事故時艇員可以乘坐單人救生器,通過魚雷發(fā)射管發(fā)射出去,以此脫離潛艇逃生。此外,潛艇內(nèi)還裝有應急排水系統(tǒng),潛艇失事時可由潛艇或救生艇注入高壓氣體排出主壓載水艙內(nèi)的水,使?jié)撏Ц〕鏊妗2贿^,即使?jié)撏碛腥绱送晟频奶由O備,在水下逃生仍是非常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