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萊塢電影的熏陶下,我們對于外星人這一熒幕形象的理解早已被程式化了。就其特征而言,主要有二:一是外星人的科技肯定要比人類厲害;二是外星人是為了侵略才來地球。這樣的例子,我們可以舉出很多。從到《獨立日》到《世界大戰(zhàn)》。可是,最近一部描寫外星人的新西蘭電影——《第九區(qū)》卻將這些特征無情地摧毀了。
所謂第九區(qū),其實是在20年前,一個不知道從何而來的UFO懸停在了南非約翰內(nèi)斯堡的天空。當人類進入UFO內(nèi)部之后才發(fā)現(xiàn),雖然這些外星人的科技先進,但是他們卻在尋求庇護。于是,人類在UFO下面為這些長得像蝦,喜歡吃腐肉的外星人(人稱大蝦)建立了被隔離墻包圍的第九區(qū)。可是在20年后,這些大蝦卻成為了社會不安定因素,而第九區(qū)也與大多數(shù)貧民窟一樣暴力橫行。大蝦的行為無時無刻都在挑戰(zhàn)人類容忍的極限,以至人類做出了對第九區(qū)進行了拆遷決定。這個時候倒霉的男豬腳——拆遷辦主任威庫斯閃亮登場了。一開始,這位新上任的拆遷辦主任工作還是非常賣力的,可一切的一切都在他被那瓶用20年時間才提煉出的神秘液體噴濺之后而改變——他的DNA發(fā)生了變化,身體開始變?yōu)榇笪r。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讓威庫斯成為了能夠使用外星武器的活標本,也讓他看到了人類對大蝦的種種不堪想像的殘忍。為了自救,威庫斯只得同一對大蝦父子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幫助他們登上UFO離開地球。而他所剩下的,就只有大蝦在3年之后回來救他的承諾與逐漸變?yōu)榇笪r的身體而已。雖然我們不知道3年之后,離開的大蝦還會不會回來,但可憐的拆遷辦主任,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一只不折不扣的大蝦。唯一的不同也許就是他在一個無法容納他的世界中,靠著時常給曾經(jīng)的妻子送點小玩意兒,繼續(xù)著他對妻子的愛。
《第九區(qū)》將故事的發(fā)生地設置在南非,這很容易讓人將它與那里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種族隔離制度聯(lián)系起來——當時,占南非總?cè)丝诓坏?0%的白人控制著國家,他們以殘暴手段將黑人隔離開來,并殺戮了無數(shù)黑人。這樣的設置,充滿了導演對人類自身的反諷意味。在《第九區(qū)》中,我們看不到一個勝利者,無論是威庫斯還是大蝦或是其他人類。對于這樣一部電影,與其說它是一部在描寫外星人,還不如說是它是借外星人的殼,對人類種族問沖突的真實記錄。而導演的真正目的,就是通過人類與大蝦身份的交換,去揭示了人類內(nèi)心深處的丑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