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樵夫在上山砍柴的路上,發(fā)現了一只剛出生不久的猴子,樵夫看著奄奄一息的小猴,不禁動了惻隱之心,于是把它帶了回去。
日子一天天過去,樵夫發(fā)現小猴子非常聰明,尤其對數學悟性很高,總能通過手勢將樵夫一天的收益算得又快又好。樵夫如獲至寶,決定盡心培養(yǎng)它。從此,他每天教小猴子學習說話和寫字。后來,樵夫覺得自己才疏學淺,會耽誤了小猴子,于是一咬牙一跺腳,把小猴子包裝成人樣,把它送進了市里的外國語學校。
起初,由于長相怪異,同學們都疏遠它,小猴子很自卑。不過是金子終究會發(fā)光,它的數學天賦隨著時間的推移顯現出來。很快,它就得到了數學老師的賞識和同學們的欽佩。
不過,小猴子語文和英語的成績一直不是很好,總在班上排倒數。為此,樵夫給小猴子報了“文學欣賞班”、“新概念英語班”。樵夫又聽說若是孩子有特長的話,“中考”、“高考”能加分。他二話沒說,又給小猴子報了一個二胡班。
在樵夫的嚴厲督促及自己的努力下,小猴子成了班上的尖子生。
就這樣,小猴子以優(yōu)異的成績度過了小學、初中、高中,并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令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名牌大學。一時間,鮮花、掌聲紛紛向它涌來。樵夫老淚縱橫,為自己的獨具慧眼而無比滿足??墒?,好景不長,在一次電視采訪中,由于被主持人稱贊得天花亂墜,小猴子的尾巴高高地豎了起來。結果,次日報紙頭版頭條出現了巨大的標題——“狀元”是猴。
一時間,人們議論紛紛。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將樵夫告上了法庭,說他虐待動物。他們認為樵夫這種將小猴子送進學校接受教育,“望猴成龍”的行為簡直令人發(fā)指。這種讓小猴子承受巨大壓力的行為,實在太殘忍了。
樵夫敗訴,小猴子被強行放歸深山。
但是,不到一個月小猴子就死了,是餓死的。原因很簡單,它既不會與同類交流,也不會上樹摘果。那它會什么?
——二胡、英語、奧數、文學欣賞。對了。還有考試!
(阿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