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清
想到這個題目,是因為看到初中語文課本的一幅漫畫插圖,畫的是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中,皇帝赤身裸體在大街上游行的場面。按照童話中的描述,皇帝身上什么也沒有穿,可是漫畫中皇帝卻穿上了一條短褲衩,在華蓋下大搖大擺地行走于眾人之間。乍一想,不對呀,不符合原著描述;再想一下就明白了,總不能讓出現(xiàn)在中學課本中的漫畫帶上“兒童不宜”的色彩吧?
突然想到“底線”這個詞。近來,這個詞匯在新聞和有關評論中出現(xiàn)的頻率不低。比如“暴露的底線”,探討穿衣服要露出多少肉體為宜;比如“人倫底線”,與此有關的新聞是母親活活打死親生孩子;最多的還是“道德底線”這個詞,有關的評論更多:比如“大學生,請守住你的道德底線”、“叩問孩子的道德底線”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
查閱《現(xiàn)代漢語詞典》,“底線”一詞的釋義是:指最低的條件;最低的限度。由此明白,底線就是一種行為只能過分到何種地步,才讓人勉強接受。就如搔首弄姿的美女模特只要身上保留三點,還能歸之于“人體藝術”的范疇。底線就是皇帝身上的那條短褲衩,是為觀眾留下的最后一條遮羞布。
可是我們覺得寒心:社會對每個人的道德要求只是保留一條遮羞布嗎?
翻開太史公的《史記》,多處赫然記載著“易子而食”,血淋淋地昭示著人性的兇殘;吳起殺妻求將,為富貴而棄人倫;皇室兄弟互相傾軋、殺戮,為權(quán)力骨肉相殘。在一個道德畸形變態(tài)的社會里,人倫、道德的底線被輕易逾越。然而人類文明的進程已經(jīng)跨入了二十一世紀,我們還在高聲喊著:請守住你的人倫底線,請守住你的道德底線!這樣無奈的呼吁是有事實為背景的:殯葬官員組織倒賣尸體;沈陽千人爭相買望遠鏡看女子跳樓自殺;三名輟學少年制造“滅門慘案”,連兩歲嬰兒都不放過……面對這些文明社會的道德敗壞,你還能希望他們守住什么底線?難道奢望他們?nèi)说啦?、忠孝?jié)義嗎?
可怕的是,這種遮羞式的道德底線要求正在逐漸代替高標準的道德約束,成為人們的操守準則。媒體對道德教化的宣傳是不遺余力的,它們不斷找出一些道德的楷模來激勵人們。的士司機拾到錢包交還失主,公交車上看見小偷揭露其惡行,這些本來是一個文明社會的公民的正常行為,卻成了媒體大書特書的英雄事跡,似乎成了英雄行為的標準了。不斷地放寬道德的標準,原因不是社會變得越來越寬容,而是道德素養(yǎng)的集體下滑。
“倉廩實知禮節(jié)、衣食足知榮辱”,按照太史公的理論,人類的不知羞恥是戰(zhàn)亂、貧窮的產(chǎn)物?,F(xiàn)代社會的物質(zhì)水平不斷提高,倉廩不可謂不實,衣食不可謂不足??墒俏覀儏s如那穿著短褲衩游行在街上的皇帝一樣,小心地護著那條萬萬脫不得的遮羞布,守著一道不知何時又被逾越的道德底線。
(作者系福建省閩清縣東橋中學教師)
題圖/底線/朱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