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
詩歌去找她的作者。
“不管你有沒有準(zhǔn)備好,我來啦!”詩歌宣布說。
“等一等?!弊髡呋卮稹?/p>
他選了三支鉛筆,削尖了。整整齊齊地擱在書桌上。接著他到廚房燒開水,他趁泡茶之際刷牙洗臉,還稍稍修了修小胡子。然后端著茶杯回到書房。他在書桌旁坐定。拿起筆準(zhǔn)備創(chuàng)作。
這時詩歌卻已經(jīng)不辭而別了。(貝納特)
人生的最佳目標(biāo)
2008年5月20日,捷克登山界傳來兩個消息:馬克在無后援的情況下,成功登上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峰,它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nèi),海拔8167米;莫里在珠峰8300米處墜崖身亡。
馬克與莫里是好朋友,都是登山愛好者。莫里的愿望是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他認(rèn)為,作為一名登山運動員,沒征服珠峰,就不算一個最好的運動員。馬克則認(rèn)為,征服珠峰對一個登山運動員來說,雖然是一個美好的愿望,但他的素養(yǎng)與經(jīng)驗暫時還不夠。正是因為這個分歧。他們分了手。
8年間,馬克先后征服了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和南美第一高峰海拔6893米的鹽泉峰,成為第一個征服這些山峰的捷克人。在這期間,他被國際登山者協(xié)會吸收為常務(wù)理事。同時被任命為國家登山隊的副教練。
莫里則一直申請攀登珠峰的簽證與批文。攀登珠峰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四五六三個月,由于申請的人數(shù)較多,尼泊爾對申請者的要求比較嚴(yán)。8年來,莫里共獲得三次簽證與批文。第一次。他攀登到7600米處折回,沒有實現(xiàn)登頂?shù)脑竿?;第二次。攀登?500米處;2008年5月,他第三次去征服珠峰,這一次他遇難了!
莫里死了,死在他那個美好的愿望里,許多人認(rèn)為他是個英雄??墒?,因為有馬克的存在,大家又認(rèn)為,他的死有些令人遺憾,因為人生的最佳目標(biāo),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xiàn)的那個。(劉燕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