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密《陳情表》:生當(dāng)隕首,死當(dāng)結(jié)草。
春秋時,魏武子有愛妾,武子病時,囑其子魏顆說,自己死后,令妾改嫁。到了病危時,又說令妾殉葬。武子死后,魏顆把愛妾嫁出,說是遵照他父親神智清醒時的遺命。傳說后來魏顆和秦將杜回作戰(zhàn),見一老人結(jié)草絆倒杜回,因而把杜回捉住。夜間魏顆夢見那個老人說他就是魏武子愛妾的父親。幫助魏顆,是為報答其不殺女兒之恩。
善有善報,向來是古今規(guī)則。而善事,又隨手可為之。
2、杜甫《別房太尉墓》: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
傳說季札出使晉國,經(jīng)過徐地,徐君愛上了季札的劍,但又不好說出口。季札看出了徐君的心事,而且暗自決定等出使返回時,即將劍送給他。但是,等到季札由晉回來時。徐君已死。季札于是把劍掛在徐君的墓上作紀念。有人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他說:“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背吾心哉?”
杜甫說“把劍覓徐君”,是覓知音,還是其他?
3、王維《積雨輞川莊作》: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列子·黃帝篇》說海上有一個喜歡海鷗的人,每天都到海邊跟鷗游玩。他的父親說:我聽說海鷗和你玩得很好,明天你把它捉回來我玩玩。第二天他到海上,可海鷗見了卻再也不飛下來了。
當(dāng)一個人有作歹的念頭時,結(jié)局就注定了。
4、喬知之《綠珠篇》:百年離別在高樓,一旦紅顏為君盡。
《本事詩·情感》記載,知之有侍婢名窈娘,美而善歌舞,為權(quán)貴武承嗣所奪。知之怨惜,因作《綠珠篇》以寄情,密送女婢,婢感憤而自殺。武大怒,指使酷吏羅織罪狀,殺知之?!稌x書·石崇傳》:晉代豪富石崇有愛妾名綠珠,美艷善吹笛。權(quán)貴孫秀求之不得。懷恨在心。欲害石崇。一日。崇正宴于樓上,捕者到門。崇謂珠曰:“我令為爾得罪?!本G珠泣曰:“當(dāng)效死于宮前?!币蜃酝队跇窍露?。
兩個故事,兩個女子,其命可嘆,其情可泣。
5、李頎《古從軍行》: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觀葡萄入漢家。
《漢書·西域傳》記載:漢武帝為求天馬(阿拉伯馬),曾多次遠征,數(shù)萬出征士卒生還者十之一二。后來大宛國投降,獻給漢武帝兩匹天馬,隨天馬而入的還有“葡萄”的種子,漢武帝將它們種在離宮別館之旁,彌望皆是。詩一針見血指出,好大喜功的漢武帝,犧牲了無數(shù)生命,所換來的只不過是對異域物產(chǎn)的小小滿足而已。
當(dāng)今做官的,像漢武帝這樣所為者,還少嗎?
6、劉禹錫《蜀先主廟》:凄涼蜀故伎,來舞魏宮前。
公元264年。魏將鄧艾、鐘會伐蜀,劉禪倉皇出降。后遷洛陽,封為安樂公。一日,宴會上表演蜀國的歌舞,原蜀國的官吏看后,無不悲傷流淚,而劉禪卻嬉笑自若。司馬昭曰:“人之無情,乃至于此,雖諸葛亮在,不能輔之。況姜維耶!”
哀大莫過心死。悲乎!
7、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唐詩紀事》:傳說護早年不第,清明獨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蔥翠。叩門久,有女子自門隙問之。對曰:“尋春獨行,口渴求飲?!迸訂㈥P(guān),以盅水至,依小桃柯佇立。而意屬殊厚。崔辭起,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次年清明,重游舊地,風(fēng)景如故,雙扉鎖閉。崔遂題詩于門。少婦歸,讀其詩,入門病,絕食數(shù)日而死。崔至,伏尸痛哭,女復(fù)活,遂結(jié)為夫妻。
傳說而已,不足為信。
8、羅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詩音調(diào)悠揚,寫個人哀世傷感,真切動人。相傳宰相鄭畋的女兒誦羅隱詩不已,鄭畋懷疑女兒有慕才之意,便把羅隱召至家中。隱容貌寢陋,鄭畋之女在簾下窺看后,從此再不詠羅隱之詩。
文壇花絮一個,笑笑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