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蕙
我家有女,今年15歲,是個初三小女生。
甭言小,女兒已亭亭玉立,個頭比我還高了。往她媽媽我的身旁一站,已從過去的“小尾巴”,儼然成為左膀右臂。比起小時候的懵懂、頑皮、胡吃渾玩,她今天已變得穩(wěn)重、踏實、不急不躁,有時甚至相當(dāng)“成熟”,對許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見。她經(jīng)常會冷不丁地在美伊關(guān)系、印巴關(guān)系、朝韓關(guān)系以及世界各國社會制度的比較等等重大問題上,發(fā)表與家人迥然不同的見解,令上至高級知識分子又有革命人生履歷的她的姥姥姥爺、中至當(dāng)作家做記者的我大跌眼鏡,我們互相交換著意味深長的眼色,生出“橫空出世”的驚訝。
可是,我的女兒,這個年齡的女兒,又有許多奇奇怪怪之處,令我們思不透,解不開,想不明白。今列其下,求教于大家的智慧。
大冬天,女兒一定穿得極其單薄,毛褲是堅決不穿的,棉衣也只是象征性地從身上過一過。春寒料峭,就又迫不及待地一件件往下脫。有時看到衣衫飄逸的她在寒風(fēng)中瑟瑟發(fā)抖,我就忍不住斥責(zé),忍不住問罪,忍不住感嘆:“你冷不冷呀?”她卻一仰脖子:“不冷!”而到了夏天,女兒卻又猛往身上捂,一身牛仔衣褲,一雙高幫旅游鞋,加上粗線襪子,又加上白色帆布帽子,這一身成了她恒久的過夏行頭。
無論穿的是白色旅游鞋,還是黑色牛皮鞋,每天晚上睡覺前,女兒都一定極耐心、極細(xì)致、極周到地將其擦拭得或锃亮,或一塵不染。而早上起來洗臉呢,你看吧,還沒有小貓認(rèn)真。只見她伸出兩個指頭,在水管子下面接點水,往兩個眼睛上一摩挲,得,就算完成,所以小臉總是黑黢黢的。有時你忍不住提醒她一句,人家要么根本“沒聽見”,不理你,要么嬉皮笑臉地回敬你一句:“我們班同學(xué)都這樣?!?/p>
你說東邊有水坑得繞開走,她卻挑釁般地瞅你一眼,非去踩一腳泥巴。你說這次考試很重要,要加倍努力、認(rèn)真對待,她卻非給你犯一大堆低級錯誤。你說牛奶補鈣、菠菜補鐵、胡蘿卜富含維生素A對眼睛大有好處,她卻非給你來個深惡痛絕。你磨破了嘴皮,她非把你氣個肚皮破,好像不印證“母女是天生的敵人”這句經(jīng)典之語就不甘心。
人人都唾棄Y國首腦S君,她卻為這個暴君辯護(hù)。人人都同情B國捍衛(wèi)自己的主權(quán),譴責(zé)Y國的軍事霸權(quán)擴張,她卻聲稱對Y、B關(guān)系有自己的看法。人人都知道中考是人生最嚴(yán)峻的考試之一,只允許成功不允許失敗,我都著急上火、口干舌燥,吃不下、睡不著,心里像壓著泰山、昆侖山、喜馬拉雅山。她呢?該唱就唱,該笑就笑,想看電視就看個夠,想說笑話就笑個盡情,好像中考一點也不關(guān)乎她的前途,倒成了我的人生大事。
當(dāng)她某件事做得漂亮你表揚她時,她脖子一仰:“你不就是想鼓勵我嗎?哼!”而當(dāng)她某件事做得糟糕無比時,她還不讓批評:“你不會以鼓勵為主?。 迸媚阍趺粗疾粚?,她怎么說都有理。唉,現(xiàn)如今翻開報紙、雜志,到處都是先進(jìn)教育方法,你還沒學(xué)會呢,她心里早明鏡似的了,誰教育誰??!
小事上她跟你唯唯諾諾,大事卻真敢亂做主,而且根本就不跟你商量。直到砸鍋了,她淚眼婆娑地來找你,還不許你埋怨。比如中考體育,誰都知道那30分的重要性——計入總分,少得1分就得被排到幾十名甚至上百名考生后面去。女兒可好,大清早5點多就去了,當(dāng)然沒吃飯,還暈車了,結(jié)果只考了20分回來,卻死活咬著牙不據(jù)實以告。等我問出真實分?jǐn)?shù)時,連僅有的一次補考機會也永遠(yuǎn)地失去了!女兒就得帶著這慘痛的20分,開始她的茫茫人生之旅,這里面的玄機是什么,我心里一直惴惴不安地想啊想……
放學(xué)回家,女兒一頭扎進(jìn)她的房間,課本、作業(yè)本攤了一大片,于是你竊喜她可真用功。誰知當(dāng)你冷不丁推門進(jìn)去,就見她慌忙往抽屜里塞了一件什么。走過去一翻,原來抽屜里藏了一個隨身聽——人家是讓歌星陪著做枯燥的功課呢,于是一場大戰(zhàn)不可避免。某日我不經(jīng)意打開她寫字臺最下面的抽屜,竟嚇了一大跳,只見滿滿一抽屜錄音帶,你都不知道她什么時候買回來的,也不知道她哪兒來的錢!只記得有一天她興沖沖回來,雙手一抖,就要把兩張歌星大頭像往新裝修的墻上貼。你問這是誰,嗬,她可來勁兒了,如數(shù)家珍,興致勃勃。你只好及時打斷:“行了,行了,祝賀你了解他比了解你老媽還清楚……”
女兒從小就喜歡毛絨玩具。最初的表現(xiàn)在于她剛有思維,還口不能言,那滴溜溜的一雙小眼睛,就總是盯在一只玩具熊上,沒有它在枕邊是堅決不睡覺的。后來發(fā)展到只要出門,手中必定拎著那只玩具熊。熊玩壞了換兔子,兔子壞了換貓咪,貓咪壞了換狗,換雞,換牛,換馬,換老虎,換老鼠,換海豚……于是我們家就成了“動物園”。最怪異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毛絨情結(jié)”也在增長,如今她出門當(dāng)然不會再拎著一只熊或者老鼠,可是睡覺時枕邊還必須放著一只,不摸著它,她是連覺也睡不成的。這就不對頭了是不是?于是我就開始干預(yù),但“行政命令”是絕對無效的,東掖西藏也沒有用,你就是等她睡著了將那“毛絨”拿走,到了半夜,她只要摸不著,就爬起身來罷睡。我以為她一定是有了心理疾病,憂心忡忡地詢問鄰居孩子的母親,誰知她的孩子也有這種怪癖。
女兒當(dāng)然是窮人。我歷來崇尚“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的古訓(xùn),十分注意防范她養(yǎng)成奢侈的習(xí)慣,所以,她雖然有一個錢包,卻癟癟的,里面并沒有多少銀子。說來我真是苦心孤詣,在她的智力剛剛萌芽階段,就開始不斷諄諄教導(dǎo)“學(xué)習(xí)上向高的看齊,生活上同低的比較”的革命大道理,按說應(yīng)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吧?可是偏偏不,豆莢專愛往瓜秧上攀爬。女兒天生就具有尚奢傾向,十分喜歡高檔用品,買東西不分好壞,只要是貴的,只要價錢高,穿著用著就感覺好。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以為只有自家女兒怪怪的,全沒想到女兒回家講起同學(xué)的怪異,真是比她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同班男生張三,自己并不缺錢花,但為了嘗試一下借高利貸的滋味,專門跟同學(xué)借了一筆錢,一年后以高于國家銀行的利息連本帶利歸還,多付了錢還美滋滋的。又如同窗男孩李四,讀武俠中了邪,為了探明哪個部位是死穴,專門請同學(xué)往他左后背第三根肋骨下猛擊,結(jié)果疼得差點昏過去。再如王五、趙六、周七、吳八……白天上學(xué)竟帶著手機,一下課電話就打個沒完。我可真不明白,又不做生意,又不聯(lián)系工作,又沒有十萬火急的事等待他(她)去處理,小小的孩子要手機干什么?還有讓我更不明白的,甭看這群少男少女在課堂上瘋鬧——接下茬兒、打飛鏢、擺龍門陣、欺負(fù)老師……可謂“壞事”做絕,可是晚上回家后卻一個賽一個地臥薪嘗膽,每每苦讀到凌晨兩三點。
以上怪異種種,可氣又可笑!還有多種表現(xiàn),余不一一贅述。
我愚鈍且學(xué)問淺薄,尤其教育學(xué)養(yǎng)極為欠缺,因而常思而不透,想不明白到底應(yīng)該如何對待這個年齡的女兒——包容?漠視?斥責(zé)?糾偏?還是干脆佯裝不知,不聞不問,會心一笑,等待著青春期風(fēng)暴自然止息?
束手無策,百無良計,明月朗朗,專成此文,求教于天下父母及教育專家,可乎?
(蔡星悅摘自新世界出版社《中國作家教子報告》一書,幾 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