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帆 滕 容
寶貝開始握筆涂鴉了。對于媽媽來說,這是多么值得高興和激動的事啊!孩子涂抹完畢,媽媽不免會進行一番點評:這個地方畫得怎么怎么,那里又畫得如何??
不要小看這些小不點,他們能從媽媽的話語中敏感地捕捉到媽媽的情緒:媽媽喜歡這幅畫;媽媽不喜歡這個太陽;媽媽好像還在批評我畫得不認真哎。
是的,你有沒有想到過,大人有意無意的點評有時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畫畫的興趣呢?
我們班上有個很可愛的小女生,一天正在家里很認真地“創(chuàng)作”,媽媽在邊上隨口這么一說:“寶貝畫得真好,可是為什么小鳥的兩個翅膀不一樣長啊?”結(jié)果這個敏感的小女生委曲地哭了,并且用深咖啡色的油畫棒把畫涂得一塌糊涂,而且從此以后拒絕畫小鳥。事后媽媽向我訴說時,是一臉的后悔。她檢討說:“其實我覺得她畫得挺好的,那句話只是隨便說說的?!?/p>
還有一些媽媽,可能是傳承了中國人謙虛的心態(tài),在看到寶貝作品的時候,往往會說:“你畫得好像還不太好么!”
當然也有一些媽媽,還沒仔細看畫,便會先表揚一通:“嗯,真是好看啊!”
這些對待孩子作品的方式,或隨口批評,或抬高要求,或無原則表揚,其實都會影響到孩子對畫畫的熱情。
也有媽媽訴苦:“我不知道怎么表揚孩子的畫?!蹦敲?我就來給媽媽們支一招,讓你的寶貝從此更愛畫畫——
那就是:真心地贊美!
真心地贊美,不是空洞地說“畫得真好啊!”“真好看!”這樣的夸獎,而是在寶貝畫畫的過程中充分地加以肯定:“我喜歡你畫的這個小女孩!”“她裙子上還有蝴蝶結(jié)啊,真漂亮!”在這樣的鼓勵下,寶貝一定會畫得更高興。
當然,這些贊美建立在理解和欣賞的基礎(chǔ)之上,是真心的,不是空洞的表揚。
有個小女孩畫了一個可愛的小丑,手上拿了很多五彩繽紛的氣球。她很認真地向我介紹:“這只氣球漏氣了哎!還有,這只氣球飛走了,只留下了一根繩子。”我認真地坐在她身邊耐心地聽她講完,指著那些大大小小的氣球說:“這些氣球真棒哎,我以前也有過一個氣球漏氣了,變得這么這么小了!”我倆一起開心地笑了,她知道我在欣賞她、肯定她。
在專業(yè)人士眼里,兒童畫本來就沒有對與錯。所以,請真心地贊美吧!
猜猜我是誰
1.寧靜的海底,美麗的海星姐姐剛從睡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身旁多了一顆黃色的、有點透明的“小蛋寶寶”。
2.“這是誰家的寶寶呢? ”老虎斑游過來看熱鬧,海星姐姐搖了搖頭,“不知道”。
3.“看他透明又漂亮,會不會是水母媽媽的寶寶? ”水母媽媽忙搖頭。
4.海星找來珊瑚媽媽,“不不,我的寶寶可比他小多了?!?/p>
5.過了3個月,“小蛋寶寶”越長越大,大鯊魚游了過來,海豚哥哥趕快沖過來保護,“大鯊魚快滾回家去,不要欺負小寶寶! ”
6.“我是來帶我的孩子回家的?!贝篚忯~還沒說完,只見一條小鯊魚從“小蛋”中破殼而出。
鯊魚媽媽謝過大家,帶著小寶寶快樂地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