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小君在電話那頭怯怯地問我:“一年之中變換3個單戀者,是不是心理有點問題?”從15歲開始,小君就開始偷偷喜歡身邊或遠在天邊的男性偶像,這種水性楊花的思念令她感到困惑不安,并有一種犯罪的感覺。
小君現(xiàn)在最怕的東西就是懷春,可是,她又偏偏不斷地喜歡“新人”。幾年來,她已喜歡過十多個人了,每次她都扮演“落花”的角色,“流水”要么無情,要么就根本不知。小君的父母均是商人。平時沒有很多時間和她相處。好多年以前,她就迷戀言情小說,書里那些刻骨銘心、生生死死的愛。令她向往不已。于是,小君試著給一些偶像明星寫信,表達心中的無限柔情和癡情。可想而知,她從未收到過任何回信。
仔仔“無情”,那好,試試金城武,誰知他也“無意”,只好再投石問路,問王力宏“情為何物”,可是,他仍然是遙不可及……后來,她就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身邊的學(xué)長與老師身上。小君為此制作了許多精美的卡片,可是最終都沒有寄到他們的手里,因為地址雖然寫對了,可是收信人的名字,小君一律寫成了自己。她覺得讓心愛的信走了一圈后再回來,是她唯一看得見的美麗。
這種寄信游戲,往往都經(jīng)歷三個階段:懷著滿腔的癡情寫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接著是投寄后滿懷期望地等待,吃不香,睡不好;最后收到退回來的信,重溫那字字句句的纏綿與傷悲。
“你為什么不直接把收件人姓名寫正確,而故意寫成自己,這不是在騙自己嗎?”我問小君。小君小聲說:“如果寫給某個‘戀人,他不回信怎么辦?與其如此,不如直接寫上自己的名字,在‘查無此人后,那封浸透自己心血的信就能回到自己手里,這對我也是一種安慰?!?/p>
一再重復(fù)這種可笑的單相思行為,小君也很擔(dān)心,不知道這樣下去自己會不會精神出問題。也有過男孩追求她??尚【脊室獠焕聿?,她覺得這樣有種報仇的快感。
面對痛苦的小君。我一邊開導(dǎo)她,一邊作著心理分析。導(dǎo)致小君單戀的原因是她對自己的過分美化。有的人喜歡美化自己,覺得自己很有魅力。于是便熱衷于找有吸引力的人做朋友,好與自己已被美化的形象配對,但往往不現(xiàn)實,結(jié)果出現(xiàn)單相思的“癥狀”。
另外,小君平時不愿與人交往,因為過分依賴這種帶有自閉色彩的相思夢想,導(dǎo)致她進入了一種非常態(tài)的單相思中。這種單相思的前提是:她十分肯定自己正被對方喜愛著,自己是被愛戀者。曾有個體育老師叫她把球帶給體育委員,小君就想:是不是體育老師對自己有意思?或者是體育委員對自己有意思?
這一“念”之誤,使她回去后便想入非非。這種鐘情妄想很容易成癮。像小君這樣的患者一般在其他方面都很正常,但對待臆想中的心上人時,卻完全以病理性推理為基礎(chǔ),從而表現(xiàn)得觀念混亂、邏輯錯誤,最終認為對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向自己示情。
通過一番長談,小君清醒了很多。但是,由于她相思成癮,所以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心理疏導(dǎo)。建議與小君有相似心理現(xiàn)象的同學(xué)能夠像小君一樣,在心理咨詢師面前勇敢地打開心門,通過心理咨詢師的心理疏導(dǎo)和正確的引導(dǎo),逐步走出情感的迷谷。
(摘自www.FamilyDocto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