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葉
據(jù)說蘇東坡在杭州就職期間,沒事就去金山寺找佛印禪師閑聊。說是閑聊,但因為雙方都屬高智商,便總會有言語的機鋒,也便總免不了要分個高下。每次切磋,蘇東坡老是感覺讓佛印禪師占盡上游,因此一有機會就百般用心,想讓佛印禪師下不了臺。有一天,兩人相對坐禪,蘇東坡突然靈機一動,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的坐姿像什么?”
“像一尊佛?!狈鹩《U師說,“你看我呢?”
蘇東坡毫不考慮地回答:“像一堆牛糞?!?/p>
佛印禪師微微一笑,雙手合十說聲:“阿彌陀佛!”然后不再言語。
蘇東坡回家后,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蘇小妹聽完原委,哂笑道:“你今天輸?shù)米顟K。佛印禪師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任何眾生皆是佛,而你心中盡是污穢不凈,才會把六根清凈的佛印禪師竟然看成牛糞。”
蘇東坡黯然。
讀過這則老故事,我最深的感受是:佛印禪師如果是個世俗中人,那他一定混得很好,因為他很會夸人?,F(xiàn)在這個社會,夸人交得越來越重要。一是可以結好人緣,二是可以顯示自己的好。而很多人由于聰明,由于智慧,由于寬容,由于世故,也變得越來越愛夸人和越來越會夸人,個個都有些像佛印。
那么,被夸的人呢?
或許是因為年齡漸長,或許是因為無話可說,或許是因為對方善良,或許僅僅是為了打發(fā)時光,或許是因為我也曾經(jīng)百無聊賴地夸過人家——多半是因為這個,我也常常被夸。有些是正夸:胖,有人夸富態(tài),穿得土,有人夸樸素,不說話的時候,有人夸文靜,瘋狂的時候,有人夸本色。有些是側夸:不漂亮的時候有人夸可愛,不可愛的時候有人夸坦率,失德的時候有人夸才,無才的時候有人夸德。有些是近夸,夸夫君和兒子;有些是遠夸,仿佛從山西喬致庸到前外交部長喬冠華都是我的族親……
我不是領導,可我偶爾也會犯一下領導的毛病,愛慕虛榮。聽到人家夸得巧,夸得妙,我就無論真假且去受用幾句。但是,一旦碰到不會夸的人,對于我這等挑剔的人來說,就是拍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總覺得他們夸的不是地方,只有難受。
曾碰到有人夸我:“你一定是個非常溫和的人。”
“你怎么知道我溫和,還非常溫和?”我一聽就氣不打一處來,“這足以證明你一點兒都不了解我。”
“我的意思是說,”那人很吃驚,道,“你看起來很溫和?!?/p>
“那就拜托你把話說完整?!?/p>
頓一頓,他意志頑強,接著夸:“你很有個性啊?!?/p>
“你不如說我不識抬舉。”
那個倒霉的夸人者被我噎得說不出話來,就此噤聲,埋頭吃菜。我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中清凈至飯局結束。
“你為人處世很周全啊?!币淮危€聽到有人這么夸。
“你的意思是我太有城府?”
“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那人陣腳就亂了,“我是說你很會做人?!?/p>
“我會做家務會做作業(yè)會做鬼臉,最不會的就是做人?!?/p>
心里隱隱有些不忍,知道自己過分了。人家的夸不過是出于禮貌,聽聽也就算了,何必如此摳字眼兒?可我就是不喜歡。
我是在較勁兒,在認真。沒辦法。我竊稱之為“抗夸力”。不然該多累?要分辨哪些是友誼,哪些是鼓勵,哪些是嘲諷,哪些是客氣,哪些話是百分之百的假,哪些話含真量為百分之八十,哪些是百分之五十,哪些是百分之二十……然后分別作出反應:領悟,感謝,羞愧,冷漠,簡單地笑笑……何必委屈自己的耳朵和面部肌肉?另外,對所有夸獎都照單全收的話,人總有一天會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誰,排行老幾。常吃甜食不但對眼睛有害,還會使入越來越懶,越來越蠢,越來越癡呆,越來越虛弱。我知道這倉。
忽然想起,前兩天在街上碰到一位舊鄰,母親在世時常去她家串門聊天。其實她們都是很訥言剛硬的人,我一直無法想象她們在一起會聊些什么。和她簡單地寒暄之后,我也都沒了話。正準備告辭,她突然沒頭沒腦地說:“你媽說過,我家二妞可懂事了,也可用功了,將來一準兒會有出息。”
和暖的秋日陽光下,熙熙攘攘的人流里,她轉(zhuǎn)述母親的這句古老而單調(diào)的夸獎讓正在微笑的我猝不及防,涌出淚來。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