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珍
1偏喂精料。一些人誤以為只有多喂精料,兔才長得快,有人甚至一天三次單喂精料,導致兔患腸炎,因劇烈腹瀉而死亡。原因是過量的精料在盲腸內被分解、發(fā)酵成大量的有機酸,破壞了微生物正常的弱堿性環(huán)境,造成菌群生態(tài)平衡失調。
2整粒谷物代替顆粒飼料。用顆粒飼料喂兔效聚很好,但顆粒飼料目前在農村尚未普及,因此一些農戶就用整粒谷物代替顆粒飼料;這種喂法并不科學,谷物整粒飼喂,相當一部分沒有得到充分咀嚼就進入胃腸,減少了與消化液的接觸面積,使之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就進入盲腸,并在盲腸內異常發(fā)酵,使有害細菌產(chǎn)生腸毒素,導致腹瀉或腸炎的發(fā)生。
3亂用抗菌索。有些兔農為防兔病,常在飼料里添加土霉素、痢菌凈、慶大霉素等抗菌類藥物。這種做法對兔有害無益,很不科學。家兔是草食動物,劍入的飼草主要靠腸道內各種微生物的活動將其中的纖維素分解吸收。當給兔加喂抗菌素后其腸道內的大量有益微生物被抑制或殺滅,同時又使腸道內的致病菌特別是沙門氏菌產(chǎn)生較強的抗藥性,并大量繁殖。久而久之,兔一旦發(fā)病,治療起來會非常困難。
4用藥不當或亂用藥物。目前,農村有很多養(yǎng)兔戶治療兔疥癬仍用老辦法,即用肥皂洗滌患部,然后用敵百蟲液擦洗。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兔很危險,極不安全。原因是肥皂呈堿性,與敵百蟲液相遇會產(chǎn)生類似敵敵畏的毒性作用,極易引起兔中毒。正確方法是。在用肥皂水洗滌患部后,需用清水沖洗,并用布擦干,再涂以敵百蟲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