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國
從北京來采訪英雄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但到了英雄居住的小區(qū),我卻找不到英雄的家,見路旁有幾個人在閑聊,我問,勞勇同志的家在哪?
勞勇?有姓勞的嗎?一個中年人反問我。
有。我說,我是報社記者,來采訪他,他是英雄。
英雄?一個婦人顯出吃驚的樣子,說誰是英雄?
他是醫(yī)生,個頭不高,黑瘦,腰板挺直……
呵呵,我們小區(qū)六千多人,除了四千人高大白胖外,其余的都是這樣的。中年人笑著說,你再想想,他還有什么特征?
他的右手臂,最近受了傷……
手腳不全的人我們這兒也不在少數(shù)。又一個人說,要是再加上那些撿廢品、要飯討錢的手腳不全的人,就更數(shù)不清了。
我還在努力想著英雄的一些特征,婦人說,你不是說勞……勞什么來的是英雄嗎?那你就說說他是怎么當上英雄的。
是呀,現(xiàn)在生活節(jié)奏這么快,每個人每天都要見過無數(shù)的人,有幾個人能有那閑工夫去記另一個人呢?我想,也好,就趁機和他們聊聊英雄,說不定還能得到英雄更感人的事呢。我于是說,“非典”那年,他是你們省第一個主動報名加入“非典”定點醫(yī)院的醫(yī)生。他在醫(yī)院里戰(zhàn)斗了兩個月,經(jīng)他手就成功救治了四個“非典”病人。后來還獲了獎,到北京開會,受到中央領(lǐng)導的接見。
真有這樣的英雄?誰?一個年輕人說,我怎么沒聽說過?
當時中央電視臺都專題報道了,你們能不知道?
哦。那他一定是新近住到我們小區(qū)的。
不。幾年前我采訪他時他就住這里了。
那怎么回事?我們都是這里的老居民,怎么就不知道呢?幾個人看上去既焦急又迷惑,說,他還有別的“先進”嗎?你再說說看。
春節(jié)期間,在你們這兒雪災最嚴重的時候,勞勇同志組織了一個志愿者行動隊,連續(xù)兩個星期在高速路上鏟雪除冰,還將家里的燃氣灶搬到了路上,燒開水、下面條,免費送給受困的人。他的那只胳膊就是在那時候被一輛失控的車給軋殘的。
你……你是在給我們講故事吧?中年人怪笑著說,真有這樣的人?就在我們小區(qū)?
千真萬確,我當時也連續(xù)在馬路上采訪多日,都是我親眼看見的。我說,他受傷時還是我們的采訪車送到醫(yī)院的。
這位記者說的應該沒錯。一個老者說,我好像在電視上也看到過有這么一回事,敢情那人,不,那英雄還是我們小區(qū)的?那會是誰呢?老者說記者你別急,我們?nèi)枂柋0?。正說著,保安來了,大家就七嘴八舌地把我剛才的話轉(zhuǎn)述給保安。保安搖搖頭問我。誰是英雄?他真的就是我們小區(qū)的?你有沒有搞錯?得到我的肯定后又問,就這些?沒別的了?聽你們當?shù)氐男侣劷缗笥颜f,勞勇同志這么多年來一直堅持義務打掃小區(qū)衛(wèi)生,還常常為孤寡老人提供幫助。
保安問,你能不能把情況說得再具體些?
我想說能,能說得非常清楚,但轉(zhuǎn)念我就搖了頭——我知道我說得再清楚也沒用。
我只得電話向當?shù)氐呐笥亚笾?,朋友要我們稍等,他立即就到。放下電話,我坐在旁邊的一個凳子上拿出英雄的事跡材料繼續(xù)熟悉。中年人也湊過來看。忽然,中年人大叫,小……小偷!你要找那位小偷嗎?見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中年人指著材料上的一段話:“一天傍晚,勞勇同志在小區(qū)的自行車棚整理倒地的自行車,卻被居民當成了小偷,報了警……”
中年人說。你要找的就是這人?
我點點頭。
哎呀!你怎么不早說這事呢?我就是那報警的人。110趕到后當場將那人抓到派出所,第二天告訴我那人不是小偷,我雖然知道一定是那人買通了派出所。但也沒再追問了。中年人興奮地說,但從那以后我們都記住了他,也都防著他,他住哪兒我們當然再清楚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