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泉 張宏路
果醬是以鮮果為主料,經(jīng)去皮、除核、滅菌等工藝深加工而成,具有獨有的天然風(fēng)味,色、香、味及營養(yǎng)俱佳,不僅可以直接食用,而且還可以作為各種食品食用時的餡料等,且保質(zhì)期長。果醬食品非常適合家庭制作,是一項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的好門路。現(xiàn)將5種果醬的加工方法介紹如下:
一、胡蘿卜果醬
原料配比:胡蘿卜泥1千克,白砂糖400克,檸檬酸5克,味精2克,苯甲酸鈉15~20克。
制作方法:先將新鮮優(yōu)質(zhì)的胡蘿卜切頂、刮皮、除須根,洗凈切成5~6厘米長的段,放入鍋中,加足水燜煮2小時,待熟透后撈出用絞肉機絞成泥狀;然后將白砂糖倒入不銹鋼或鋁鍋內(nèi)加入適量的水煮沸溶化,再將胡蘿卜泥置于糖水中繼續(xù)加溫到100℃左右,并用鏟子不斷攪拌,以防鍋底結(jié)焦;最后加入檸檬酸。當鏟出的醬呈片狀流下時即可?;?,將味精、苯甲酸鈉放入充分攪拌均勻即可出鍋。同時,要趁熱迅速裝罐封口(醬體溫度不低于90℃)。
二、草莓果醬
原料配比:草莓與白砂糖比例為1∶0.8~1,檸檬酸用量為草莓量的0.3%。
制作方法:先選擇八九成熟、果膠及果酸含量高的草莓果實,清洗干凈后放入夾層鍋中加熱濃縮。其操作程序為:在夾層鍋中加入草莓果肉1/4~1/3重的水及草莓,并加入1/2的白砂糖,加熱充分軟化,不斷攪拌,避免糊鍋,待煮20分鐘左右使其充分軟化后,加入剩余的白砂糖和檸檬酸繼續(xù)濃縮??捎檬殖譁y糖儀測量,當醬體的可溶性固形物達65%~67%時停止加熱。也可用溫度計測定,當醬體溫度達105℃時即可停止?jié)饪s。還可以憑經(jīng)驗觀察醬體,如醬體呈黏糊狀時,則已達到醬的濃縮終點。然后趁熱將果醬裝罐或裝袋,密封后投入沸水中煮5~10分鐘殺菌消毒,冷卻后即成草莓果醬。加工過程中應(yīng)避免果實與鐵、銅等金屬接觸。成品采取冷藏的方法保存最好,也可放在陰涼處保藏或隨時食用、出售。
三、獼猴桃果醬
原料配比:等量的獼猴桃和白砂糖。
制作方法:選擇充分后熟的優(yōu)質(zhì)獼猴桃為原料,洗凈、去皮,接著將去皮后的獼猴桃放入洗凈的紗布(紗布折疊成2~4層)中擠出獼猴果汁,然后將果汁放入鍋中煮制濃縮。煮沸約5分鐘時開始向鍋中加糖,邊加糖邊攪拌,加糖量與果汁的重量差不多(可先將糖的份量備好)。當用筷子放入鍋中豎直提起,筷子上有獼猴桃汁并緩慢下滑時就表示已經(jīng)煮制好。然后趁熱裝入預(yù)先煮沸消毒的玻璃瓶子或袋中,密封即可。成品為黃綠色,有光澤,均勻一致,甜酸適口。
四、橘皮果醬
原料配比:橘皮與白砂糖等量,檸檬酸少量。
制作方法:①挑選無病斑、無雜質(zhì)的黃色鮮橘皮(干黃橘皮放入清水浸泡1小時,讓其復(fù)水70%也可用)切成絲,用多用絞肉機將橘皮切成1.5毫米左右規(guī)格的細絲,放入1%的碳酸鈉水溶液中浸泡軟化5~10分鐘,水溫控制在90~100℃,然后用流動水漂洗、脫澀1~3小時后使用膠體磨將橘皮磨成醬料。②將磨好的醬料放入鍋中加溫濃縮,取白砂糖加入其中,鍋中控制溫度在60℃左右,醬料與糖的重量比為1∶1,接著加入微量的檸檬酸,使pH值達2.7~3.1,煮至固形物含量在70%左右即可出鍋。濃縮中應(yīng)不斷攪拌,以防糊鍋。通過加熱濃縮,將醬料中的水分蒸發(fā),提高橘皮中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并殺滅有害微生物及破壞酶活性,使醬料滲透均勻,改善橘皮醬的組織狀態(tài)及風(fēng)味。③趁熱裝入罐或袋中密封后放入高壓蒸氣消毒器中滅菌20分鐘,也可放入90~100℃的水中消毒30分鐘。
五、番茄果醬
原料配比:新鮮番茄100千克,白砂糖30千克,檸檬酸1~2千克。
制作方法:將番茄去臍洗凈后倒入打漿機中打漿,同時去除種子、果皮,制成均勻細膩的漿體,然后將番茄漿倒入帶攪拌的夾層鍋中,加入30%的白砂糖和1%~2%的檸檬酸,打開蒸氣閥門,邊攪拌邊加熱濃縮至總固形物為75%以上時,果醬出現(xiàn)鮮紅、透明、濃稠的膏體狀即可裝灌或裝袋,再置于90℃熱水中殺菌30分鐘后迅速冷卻。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江蘇省濱海縣農(nóng)村科技中心 郵編:22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