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仁和 肖永華 劉滔波 肖永華
消渴期是多數(shù)病友在脾癉期(糖尿病前期)的基礎上,出現(xiàn)脾熱不減,精神緊張,心火亢盛,二陽(手陽明大腸經(jīng)和足陽明胃經(jīng))結滯,飲食旺盛,口渴多飲,疲乏加重,形體漸瘦,大便干結等癥,因甘甜之氣過滿上溢而形成,這正是《內經(jīng)》:“二陽結謂之消”、“二陽之病發(fā)心脾”所致。
此期血糖升高,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而癥狀卻千差萬別,有的病友可能沒有明顯癥狀,而只有血糖的升高,這時候就應該及早治療,防患于未然,不能等癥狀明顯時再做防治?,F(xiàn)代醫(yī)學證明,血糖持續(xù)升高會使人體產(chǎn)生糖毒,這正是《內經(jīng)》所講的“陳氣”,即應該“治之以蘭,除陳氣也”(《內經(jīng)》),若“陳氣”不除、復加“怒氣”則容易轉入消癉期(糖尿病并發(fā)癥期),并發(fā)癥一旦出現(xiàn),則全身的各組織器官都容易受“陳氣”(糖毒)的傷害,進而出現(xiàn)并發(fā)癥。
當您處于糖尿病消渴期時,各種并發(fā)癥還未出現(xiàn),但隨著病情不斷加重,并發(fā)癥逐漸有出現(xiàn)的趨勢,為此病友們應加強飲食、運動等的防治。運動療法見效較慢但又非常重要,所以糖友們在此期就應該努力學習各種保護肢體和臟器的運動,以輔助防治并發(fā)癥。
下面介紹幾種消渴期該做的運動療法:
一、防治手臂麻疼的上肢運動
經(jīng)常增加上肢和手指肌肉的活動,可疏經(jīng)活絡、行氣活血,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氣血流暢可防治糖尿病患者手臂麻木疼痛的癥狀。
1、十指相扣運動:方法簡單易行,次數(shù)可多可少,力度可輕可重,效果甚佳。雙手十指交叉,進行相握、相扣、相拉運動。
手三陰經(jīng)從胸腹走到手,手三陽經(jīng)從手走到頭。民間素有“十指連心”的說法,十指的運動不僅可以防治手指、上肢的麻疼,還能疏通胸腹、頭面的經(jīng)絡,所以可對胸腹和頭面部組織器官的相關疾病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生活中不少長壽老人都經(jīng)常做此運動。十指是絡脈的末端,其大絡、小絡、纏絡、孫絡是氣血流經(jīng)難行之處,氣血不易通行而容易留滯,一旦留滯則疼痛難忍,小滯則麻疼,大滯則脹疼、劇痛,所以經(jīng)常做此運動對防范指肢病變極有好處。
2、手背手掌伸屈運動:先用力握拳,再伸直手掌及手指,作握拳、手指平伸的交替運動,以活動指間、掌指關節(jié)及肌肉,使其松解。本運動可配合十指相扣運動以提高療效。
3、肩肘關節(jié)運動:將手掌向上,兩臂平舉,迅速握拳及屈曲肘部,努力使拳達肩部,再迅速伸掌和伸肘,然后兩臂向兩側平舉,如法反復3~5次。這樣既可活動肘關節(jié)、小臂肌肉,也可活動手指、腕關節(jié)等。增加上肢和手指肌肉的活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可以預防和減輕糖尿病病友手臂麻木疼痛的癥狀。
4、按摩三陰三陽經(jīng)運動:三陽三陰經(jīng)指的是手臂外側的手三陽經(jīng)(手太陽小腸經(jīng)、手陽明大腸經(jīng)、手少陽三焦經(jīng))和手臂內側的手三陰經(jīng)(手少陰心經(jīng)、手太陰肺經(jīng)、手厥陰心包經(jīng))。
在溫度適宜的場所,病友可以脫掉外套,用雙手交替按摩臂內側和外側的經(jīng)脈循行部位。按摩時,先按手厥陰心包經(jīng),《內經(jīng)》有“膻中(心包)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本經(jīng)絡通暢可寬胸理氣、養(yǎng)心利肺,使心胸開闊、心情舒暢、脘腹氣降、飲食改善;再按手少陽三焦經(jīng),《內經(jīng)》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人體水道通,小便利,廢物清除,病邪外出,一身輕松。有咳嗽氣短、痰喘不利者加按手太陰肺經(jīng);有頭暈失眠、后鼻道脹痛者加按手少陰心經(jīng);有大便不暢或溏泄者加按手陽明大腸經(jīng);有消化吸收不良者加按手太陽小腸經(jīng)。加按的經(jīng)絡也可順經(jīng)用捏揉手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