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明
在詩情畫意的大興安嶺,有許多蜚聲中外的旅游景點。而在這魅力四射的莽莽林海中,坐落在漠河縣圖強林業(yè)局境內的烏蘇里,則是我魂縈夢繞的地方?!叭M烏蘇里”的圓夢之行,永遠鐫刻在我的記憶里。
烏蘇里,是我國領土最北角,隔寬闊的黑龍江與俄羅斯的斯維爾別耶沃相望。烏蘇里,有大水之意,還有一種解釋是順流而下。這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魚肥草美。據(jù)《圖強林業(yè)局志》記載:清光緒32年,清政府命姚福升沿黑龍江恢復和增設卡倫。他率眾經(jīng)過認真勘察,建議在“距訥欽哈達卡74里,又距下游86里,平原可墾地,擬設卡倫一道曰‘烏蘇里卡倫”。烏蘇里由此正式定名并沿用至今。1908年8月5日,清廷批準在漠河建直隸廳。從此,烏蘇里的農(nóng)業(yè)、商業(yè)、旅店業(yè)逐漸發(fā)展起來。中俄兩國航船經(jīng)常在烏蘇里靠岸,進行雙邊商貿(mào)活動。1929年(民國18年),由于戰(zhàn)亂等因素,我國沿江卡倫逐步撤銷,商民漸漸外遷,這里變成了渺無人煙的荒山。
我第一次踏上烏蘇里的土地,是20世紀90年代初的金秋。1991年9月,當時在圖強林業(yè)局黨委宣傳部工作的我,陪同《大興安嶺日報》記者采訪,走進了距局址103公里,東西長10余華里、南北寬約25公里的烏蘇里。湛藍的天空漂浮著朵朵白云,新開墾的黑油油的土地上生長著長白菜、甘藍、馬鈴薯、蘿卜和少量試種的小麥。從附近的黑龍江邊吹來帶有腥味的秋風,撫摸著波濤起伏的草浪。偶爾有幾聲狗吠、馬的嘶鳴、羊羔富有特色的低吟……一派田園牧歌的景象。
在一棟木刻楞房舍里,我和烏蘇里農(nóng)場場長徐文攀談起來。他高挑的個頭,白皙瘦削的臉龐,說起話來十分侃快。1989年9月24日,徐文率領27人開始了籌建烏蘇里農(nóng)場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在徐文和其他土地承包者的辛勤努力下,高寒禁區(qū)的圖強林業(yè)局,終于結束了長達近20年的秋菜外進的歷史。
我第二次走進烏蘇里,已是14年之后的2005年9月。這一年,圖強林業(yè)局成立了文學創(chuàng)作協(xié)會。在局黨政領導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年近7旬的文學創(chuàng)作協(xié)會會長王憲英帶領我們文學愛好者進行文學采風活動。大家懷著興奮的心情,乘坐伊維克越野車,一路風塵。我們一行參觀了二十八站林場樟子松原始森林公園,游覽了馳名興安的額丘度假山莊、水上餐廳,享受了東道主提供的以新鮮魚和山野菜為品牌的午宴,頂著秋雨,參觀了農(nóng)業(yè)園區(qū)。當大家乘車向此次參觀的最后景點烏蘇里駛去時,車窗外雨停了,東方的天際呈現(xiàn)出了七色彩虹。
又是幾年過去了,我再次踏上烏蘇里的土地。這里正在發(fā)生著嶄新的變化。當旅游車靠近烏蘇里景區(qū)時,誠譽木業(yè)公司的員工正在緊張有序地籌建林中木制別墅,運輸車輛、起重吊車穿梭繁忙。
迎著有些涼意的江風,在修建一新的“中國最北點”、“恭喜您找到北了”的巨石旁,以黑龍江為背景,文友們紛紛合影留念。此次之行,就連原圖強局總工程師呂廣明,也在文友的攙扶陪伴下行走在大森林和各景點之間。
我第三次走進烏蘇里,是2007年9月中旬的一天,恰逢圖強局工會干部業(yè)務培訓班結束之際。如今的烏蘇里早已是中外游人的夢幻天堂。黑龍江江畔紅白相間的航標,滿載優(yōu)質木材的江輪拉響汽笛,犁波踏浪向遠方駛去,美麗的江鷗在天際與江面間忽上忽下地飛翔。修繕一新的木制別墅區(qū),別墅的設計師匠心獨運,將周邊婀娜多姿的垂柳巧妙融入建筑群中,對生態(tài)文明的渴望和動植物的保護,可見一斑。欣賞著名人名畫和本土攝影家的作品,其藝術感染力、家園獨特風光的魅力,一定會給天下游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據(jù)籌建烏蘇里景點的本土書法家野夫先生講,烏蘇里和附近紅旗嶺的百姓勤勞聰明,熱情好客,美麗的心靈折射出道德的光澤。山民們采集藍莓、雅格達、蕨菜、稠李子、靈芝、黃芪、草參等山產(chǎn)品和興安北藥材時,都耐心地等到野果、藥材成熟之機才動手采擷。采摘時又十分注重護根保秧,促進植物的健康繁育,以利于“青山常在、永續(xù)利用”。有一次,野夫先生應邀到烏蘇里一位新結識的朋友家做客,主人將從黑龍江打撈上來的哲羅魚、細鱗魚、江白魚、鯉魚、小柳根等近10種新鮮魚,經(jīng)過燉、炸、烹調后端上餐桌,還有自己腌制的蕨菜、蘑菇咸菜,剛摘下來的黃瓜、小白菜、蔥和干豆腐等蘸醬菜讓人大飽口福。這里的開江魚特別新鮮開胃。淳樸的民風,北極久遠的民間故事傳說,深深地吸引了他。有一年漁業(yè)豐收,居住在烏蘇里的這位朋友三個人一網(wǎng)就打撈700余斤各類魚。
野夫先生說,每當看到林蔭哨所,寬闊的大界江,春季漫山遍野怒放的映山紅,對岸俄羅斯在江邊打漁漫步的人們和那一望無垠的林海雪原,作為邊陲老百姓,他感到這里就是人間天堂,烏蘇里就是浪漫的“桃花島”。
是啊,神奇的古驛站,夢幻般美麗的家園。每一個來到烏蘇里的人,都有一種流連忘返的心情。
每一次來到烏蘇里都有不一樣的感悟。聯(lián)想起著名歌唱家郭頌演唱的東北民歌《烏蘇里船歌》,給我的感覺不僅是赫哲人的贊歌,更是唱給大興安嶺人、圖強人的家鄉(xiāng)贊歌。面對日新月異的烏蘇里,隨口唱出改寫的歌詞:“黑龍江喲長又長,烏蘇里卡倫換新裝,興安人撒下千張網(wǎng),船兒滿江魚滿艙……
責任編輯周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