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冬天的樹和樹上暴露的鳥巢

        2009-05-27 06:16:48張慶國
        山西文學(xué) 2009年5期
        關(guān)鍵詞:小說

        張慶國

        1

        我讀南非作家?guī)烨械男≌f《恥》,最初很失望,教授與學(xué)生的私情,單身老男人的遲暮空虛,要說事也算事,要說不算,就是點雞毛蒜皮。雞毛蒜皮也會大有深意,可是,一部長篇小說總不能太簡單,庫切的《恥》,最初給我的感覺就是太簡單。

        我之簡單并非與喧囂熱鬧相對,有的小說安靜而單純,像一幢人去室空的老樓,或一座整齊劃一,干凈美麗卻死氣沉沉的城市,城市的遠方密布著風(fēng)暴將至的陰云,那些陰云永遠不會滾滾而來,風(fēng)暴只在傳聞中埋伏,人們卻一籌莫展,坐以待斃,那樣的小說就不能算作簡單。比如卡夫卡的《審判》,那部小說人物少,事件單一,閱讀時總讓人打不起精神,內(nèi)容卻很復(fù)雜。一座寂寞無邊的空虛城市,鬼影叢生,處處玄機,敘述者的身后,藏了太多飄忽不定的眼睛。相比之下,庫切的《恥》就是一點恥而已,人物的遭遇和相互關(guān)系在明明白白的敘述中順勢而下,一步步走向焦頭爛額的結(jié)局,并沒有給我?guī)砀囿@異。

        幾年后再讀《恥》,我喜歡上了這部小說。一個看上去簡單明白的故事,縫合在并不復(fù)雜的結(jié)構(gòu)布局中,卻讓人羞恥、困惑、心痛和狼狽不堪。我被庫切先生敘述的簡潔清晰,絲絲入扣所吸引,為小說中人物關(guān)系的巧妙安排與合理轉(zhuǎn)變、場景和細節(jié)描繪的生動、感情起伏的準確揭示叫好。

        庫切先生喋喋不休,不會只為把故事講好。講好一個故事很重要,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也重要,《恥》的嫻熟流轉(zhuǎn)與演變,植根于庫切先生的人生感悟?!皭u”不止生長于男女性愛的迷茫中,還生長于種族主義的黑白混戰(zhàn)與對立,生長于家庭倫理的困惑與難堪。這份思想是庫切有關(guān)南非生活的觀察所得,也是南非社會中的重要問題,卻常常被如我一類中國讀者所忽視或忽略,以至造成誤讀。

        不是因為未發(fā)現(xiàn)小說家?guī)烨械乃枷攵鴮ξ谋臼?,是外國小說敘事內(nèi)容之后的思想核心,很難被中國讀者準確發(fā)現(xiàn)或完全領(lǐng)悟,誤讀在閱讀開始時就已經(jīng)發(fā)生。一部小說是一座圍城,通向城里的路不止一條,隔著文化、政治、歷史和人種的重重霧障,中國作家進入外國小說的“圍城”,最容易眼花繚亂和無所適從,進門之初就摸錯了房間,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誤解,也就在所難免。

        2

        風(fēng)行中國二十余年的《百年孤獨》,被冠之以“魔幻現(xiàn)實主義”之名,至今仰慕者眾。這部小說很容易讓人以為是馬爾克斯閉門造車的唯我獨尊之作,中國作家經(jīng)常對其中生死混淆的魔幻技巧著迷,忘記了書里無處不在的哥倫比亞現(xiàn)實。所以,這部小說在馬爾克斯的故鄉(xiāng)哥倫比亞能發(fā)行上百萬冊,就曾經(jīng)讓我長時間感到不解。當馬爾克斯說他在街上看到買菜的女人籃子里有一本《百年孤獨》時,至少我覺得這份介紹非常“魔幻”,是馬爾克斯隨口說出的一個小玩笑。一本敘述技巧花樣百出的小說,讓中國作家為之驚異和迷糊,沒幾個人讀懂和讀完,普通的哥倫比亞市民竟會對它趨之若鶩?難以相信。我想,用外國出版商擅長推銷,操作成功什么,是無法解釋的。

        我讀過多遍《百年孤獨》,后來發(fā)現(xiàn)這部宏偉的小說,一個村莊的幾十年發(fā)展史,一家?guī)状说幕袒蠛捅济?,與神幻鬼怪的聯(lián)系,遠不如與哥倫比亞社會的無情現(xiàn)實關(guān)系更深。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中的所有愛情迷茫、夫妻吵架、小發(fā)明愛好者的孤寂和固執(zhí)、雜技團表演、怪夢和怪癖、尸骨碰撞的咯咯聲、打斗與造反等,均是哥倫比亞人無比熟悉的生活現(xiàn)實,那些事件填滿了哥倫比亞人的記憶,也才能順理成章地填滿馬貢多的百年歷史。

        所以《百年孤獨》不是天上文章,是明白無誤的地上事實,是哥倫比亞人體驗最深的孤獨生活史,是那片土地上人種混雜、文化混雜、現(xiàn)實與歷史混雜、生死混雜和人鬼混雜的真實歷史,是腳踏實地的人生敘述,并非作家凌空蹈虛的技巧表演。不是作家馬爾克斯創(chuàng)造了魔幻,是哥倫比亞社會的魔幻歷史成就了馬爾克斯。不是馬爾克斯想象力激越飛揚后取得了成功,是他放棄作家虛無縹緲的不可靠想象力,回到溫暖的故鄉(xiāng)和值得依賴的哥倫比亞大地,才發(fā)現(xiàn)了偉大小說成功的秘密。

        3

        塞爾維亞作家帕維奇的《哈扎爾辭典》,是我喜歡的另一部小說,也許這部小說才能真正稱得上魔幻神奇。哈扎爾公主的名字是人的靈魂的四種狀態(tài),聽上去不可思議,想想也有道理,人名取得古怪,外國有,中國也有,可是說她的臉像鹽一樣有七種不同的面貌,就難以理解。至于那個十七世紀君士坦丁堡的著名刀客阿韋爾基,殺人無數(shù)不提,卻長了四片嘴唇,其中兩片永遠在說話,就怪異得可以,我覺得那兩片永遠在說話的嘴唇,也許正是作家帕維奇先生的嘴。

        《哈扎爾辭典》這部小說半人半神,半真半假,似夢非夢,歷史與非歷史融會,幻象與現(xiàn)實混淆,集小說家的想象之大成,上天下地,肆無忌憚。它所提供的事實是,小說家似乎可以亂寫,花樣翻新就好,其實不然。作為貝爾格萊德大學(xué)哲學(xué)教授的帕維奇,思維之縝密精確,遠比其小說家想象力的恣意妄為更甚。帕維奇創(chuàng)作了一幅人與非人、虛構(gòu)與歷史、夢與非夢混合的雜亂拼圖,這幅拼圖卻不是信筆所為,其中處處留下了有跡可尋的證據(jù)。收拾那些證據(jù),就可以曲折查出人類思維與情感史的歷程,查出歐亞大陸包括美洲大陸的生命史,查出民族、文化、語言、宗教由混沌荒誕走向清晰規(guī)范的艱難,從而把“永恒的白晝和像蛇一樣將我緊緊箍住的世界”逐漸看得明白。

        如果說《哈扎爾辭典》太過混雜怪異,那么,墨西哥作家胡安·魯爾福的《佩德羅·巴拉莫》也許就比較容易解釋。相比大學(xué)哲學(xué)教授帕維奇,作家魯爾福要親切和實在得多。他的小說同樣人神混淆,敘述卻較為單一,兒子回故鄉(xiāng)尋找傳聞中的父親,查證母親口中支離破碎的情感史、故鄉(xiāng)史和家族史,最為常見的敘述模式,卻把讀者導(dǎo)入魔影重重的幻景。

        回故鄉(xiāng)的敘述者“我”、故鄉(xiāng)的三親六戚和舊友,包括勢力龐大一貫恃強凌弱的父親,都已死去,又被時光驚動,像灰塵一樣騰起并重現(xiàn),“戴面紗的女人一閃而過,仿佛根本沒有存在過一般”,同床共枕的女人像泥水一樣融化并消失,鄉(xiāng)村土路上處處有回聲,石頭下面也有時間的回聲,令人悚然。小說寫得無比輕盈,浮在半空,好像與大地?zé)o關(guān)。

        我所中意的小說,最初就是這樣,早期我就寫過類似小說。虛構(gòu)一個地區(qū),縱橫馳騁,真假莫辨,以此為榮,自鳴得意。不過,我的想象因為只是想象,文字的自由前進中,就無時不感到為難和困惑,找不到出路。我在詞語的叢林里橫沖直撞,膽大包天,卻沒有感情,無心潮起伏的體會。筆下生生死死,那些生死卻與我無關(guān),也與確鑿的文化、地理和民族無關(guān)。想象沒有依據(jù),只是些似是而非的猜測,寫作的勇氣就喪失得很快。我后來放棄那一路寫作,原因即在于此。我對魯爾福的《佩德羅·巴拉莫》等小說并沒有真正理解,只見奇崛詭異的文字,未能領(lǐng)會文字之后作家的心靈依據(jù)。

        《佩德羅·巴拉莫》寫得神鬼莫辨,生死混淆,其實有根有據(jù)。墨西哥山民的獨特思維樣式和生活方式,拉丁美洲大地上原本的人鬼共存文

        化,部落頭領(lǐng)的強悍粗暴,女人的柔弱、無助、迷信與善良,仆人和下民的膽怯與忠誠,日子的艱辛,月亮的美麗與山風(fēng)的溫柔,無不與墨西哥山地及其歷史息息相關(guān)。

        魯爾福具備優(yōu)秀小說家的非凡想象力,那想象力卻不是空穴來風(fēng)?!杜宓铝_·巴拉莫》是一部真正的美洲小說,這部小說精神空間很大,嚴格遵循土著居民的思維方式和知天達命的人生態(tài)度,寫出了墨西哥土著與世隔絕并自得其樂的生活,展示了荒涼寂寞的美洲大地上無處不在的神靈統(tǒng)治和強權(quán)政治,既充滿小說的感性色彩,又具有學(xué)術(shù)寫作的謹嚴和苛刻。正是這部小說啟發(fā)了馬爾克斯,使他幡然猛醒,認識到美洲文化經(jīng)驗的重大意義和價值,才寫出后來世所矚目的《百年孤獨》。

        魯爾福的《佩德羅·巴拉莫》從美洲出發(fā),腳踏實地,有理有據(jù)地走向?qū)掗煹奈膶W(xué)世界,所以這部小說就滿懷深情。小說中遍布時光回聲的半月莊,并非魯爾福的真正出生地,卻是他的心靈和情感的故土。那里,發(fā)黑的墻壁上映著淡黃色的夕陽余暉,母親的照片在“我”的懷里出汗,照片上布滿蟲蛀的小洞,那些小洞是所有親人的眼睛。黑夜降臨后,月亮扭歪著臉,在天上待一會兒,沒有發(fā)出一點光亮,就躲到小山后面去了。陳舊的大地吐出黑暗,發(fā)出震動。天使在歌唱,天邊的天堂發(fā)出柔和的光芒,上帝高高在上,注視一切,像祖父一樣慈祥。這些文字情真意切,無半句戲言,莫不讓我感動和震撼。

        4

        說另一部書。

        兩年前的一次逛書店經(jīng)歷,讓我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獲得了短暫的愉快。那天我揣著一張單位贈送的購書卡,去昆明的南屏街新華書店購書。南屏街是昆明的著名老街,現(xiàn)在被時代的玻璃幕墻修葺和裝飾得有幾分可疑,半真半假,似是而非,仿佛《哈扎爾辭典》里出現(xiàn)過的某條街。不過,我的記憶卻一直停留在半真的那一面。這條名為南屏的街道,曾在過去的漫長時光里,伴隨我度過倉皇的中學(xué)時代,恰如《佩德羅-巴拉莫》小說中所言,昆明的南屏街充滿了時間的回聲。那些悠長的回聲像找不到回家之路的狗,在我的身后,遠遠地踉蹌奔跑,被呼嘯而過的汽車驅(qū)趕得左右躲閃。

        從前我家離昆明的南屏街很近,這就是時間回聲始終在那條街上縈回不散的原因,中學(xué)時我每天穿過南屏街數(shù)遍,去上學(xué),中學(xué)畢業(yè)后,每天回家,我都趁晚飯未熟的短暫時機,溜出家門,去南屏街新華書店,在里面流連忘返。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曾經(jīng)在南屏街新華書店門口排隊買書,那是中國歷史上最令人感動也最令人感慨萬端的一個時期,全中國人民瘋狂購書,就像現(xiàn)在瘋狂購房和購車。全中國人民談文學(xué)和討論文化,就像現(xiàn)在很少再談文學(xué)和再談文化一樣。當時的南屏街新華書店在我的眼里已經(jīng)夠?qū)挻螅瑓s只有現(xiàn)在的五分之一面積不到,里面擠滿了人,在書店里與老朋友相遇再正常不過。朋友相見分外眼紅,紅是血紅,溫柔的血,熬夜讀書擠出的血絲,目光里蓄滿紅色的深情。互敘友情后,心潮起伏地各夾幾本書離去,那種場面絕對真實,無半點魔幻神奇。

        買的書多半是外國書,也多半是文學(xué)書。

        中國現(xiàn)代白話小說的源頭是外國翻譯作品,這是文學(xué)的另一條河流,這條河流繞過雄偉的中國古代文學(xué)高山,獨自流淌,一意孤行。依靠外語專家提供的漢語翻譯文字來研究外國文學(xué)寫作,本來就可疑和不可靠。加之外國作品后面的人生意義與中國人面臨的問題相去甚遠,麻煩就更大。所以,從開始到現(xiàn)在,中國現(xiàn)代小說寫作的先天不足就顯而易見,又無法彌補。這個與生俱來的硬傷幾乎可以算作一份原罪,只能在后天的努力中盡力尋找救贖。

        這就像昆明的南屏街,我還要說那條故鄉(xiāng)的街道。這條街和它所依托的昆明城,曾經(jīng)遠離中國的戰(zhàn)火,獨自面對四季如春的天空。昆明的南屏街,也就成為中國著名的金融街,街上站滿了多家外國銀行??谷諔?zhàn)爭時期,國難當頭,中國的金融家們紛紛逃亡,躲到群山擁抱下的昆明城,于是昆明就變得不真實,似夢非夢,就像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寫作從來不太真實一樣。事實上,昆明這座城市也從來不真實,身份模糊。它為云南南詔國的白族所建,元軍進云南,明軍再進云南,昆明就變成了漢族文化中心。中國諸省的漢人在昆明城里滿街走,比如我和我的先祖,卻對自己的血脈淵源之地混沌不知,更不會想到昆明在后來的幾年時間里,竟然一度變成中國著名大學(xué)、著名現(xiàn)代工廠和外國銀行的避難所。昆明造出過中國的第一輛汽車,誰會相信呢?莫不是《哈扎爾辭典》里的神話?

        不相信,或不完全理解,也就不會受感動,更不會引起相關(guān)的沉思。

        我要說的就是感動和沉思,這份感動和沉思,由德國人本哈德·施林克寫的小說《朗讀者》引起。

        那天我在南屏街新華書店,意外買到了德國人寫的小說《朗讀者》。

        我不相信別人的廉價推薦,那段時間也很少上網(wǎng),當時美國人的電影《朗讀者》還沒有拍攝,更沒有獲獎,所以那天之前我對《朗讀者》是一本好書一無所知。我只對這個優(yōu)雅的書名感興趣,對書的灰色封面設(shè)計和隱藏得若隱若現(xiàn)的小說標題感興趣。書被塑料紙嚴密封住,打不開,是自信它是一書好書不用打開?還是擔心讀者打開后大為失望才把它封住?我認為是前者,于是把它買下。

        是一本好書,一本因簡單而令人驚異,因真切而讓人感動的好書,一本因為好而讓人沉思反省的小說。當然今年上映的美國人拍的同名電影很差,導(dǎo)演和他的同伙被作家施林克幾近完美的寫作鎮(zhèn)住,再無創(chuàng)造力,那是后話。我說得太多,有些故弄玄虛,現(xiàn)在把書打開。

        5

        《朗讀者》這部小說講了一個奇異的故事,15歲少年與35歲女人的愛情,包括毫不隱瞞的性愛,突如其來,又倏然而逝。再加上納粹歷史,人性的殘忍與文化尊嚴的混合,司法的嚴格與疏漏,自我堅守的無望沉默等。七七八八的內(nèi)容,均被朗讀這個非常隱私的個人行為嚴密貫穿,夠奇,卻用很單純的筆調(diào)講完。單純是為了講清楚,講清楚是為了讓人明白。我讀懂了它,也就受感動。

        這部單純的書,用約三分之一的篇幅,借書中人物之口,直接展開寫作者的沉思和追問。這是德國人的謹嚴,不把事情搞清楚,誓不罷休,也是作家施林克的方式,它不愿意留下空白,要把所有疑問填滿。

        填滿是為了講得更明白。

        施林克在小說《朗讀者》中設(shè)了足夠分量的懸念,一把鋒利而沉重的劍,始終懸在讀者的頭頂,搖搖欲墜。敘述者在詞語的密林里七拐八繞,最后讓那把劍無聲地輕巧落下,刺在讀者的書桌上,讓人看得清楚,感慨而心驚。

        一部書難以讓人感動,這部書就好不到哪里去,從前我并不這樣認為,現(xiàn)在卻不得不服氣。以前我反對濫情和煽情,主張不動情感的寫作。濫情和煽情當然不好,完全的冷漠和無情,作品的價值就會大大降低。自己滿無所謂的事,別人何必為你操心?不是一往情深就庸俗,是一往情深表達得不好,就可能滑向庸俗的陷阱。落入這樣那樣的絕望陷阱,是作家寫作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一件事寫得不明白,也許是本來就沒有想明白,

        沒有想明白,當然感動不了自己,也同樣感動不了別人。

        就像昆明城,我在這座城市出生,我的父親和祖父也在這里出生,可是我對這座城市始終不懂,滇池由清變濁,盤龍江無言地流淌,我卻不知道為什么。有朋友說昆明這座城市很有意思,它明朗而溫暖,又來路不明。四季如春表明氣候好,卻是時間停滯不前的標志。為什么所有的城市時光如梭,惟獨這里讓人恍惚,風(fēng)全部在空氣中凝固?時鐘的指針也停住不走?所以這座城市值得寫,可以寫成一座迷宮。

        我一直沒有寫它,因為我一直沒有把這座城市搞懂,不懂就難以動真情。青年時代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一直渴望遠走他鄉(xiāng),尋找祖先的故地,故地在何方又不知道。游蕩在南屏街的時光回聲,只是提醒我曾經(jīng)在這里度過一些無法抹殺的歲月。既如此,我怎么能把這座城市寫明白?我不清楚為什么寫昆明?要寫出一部令人感動的小說就不可能。

        我要說的是,從前我認為小說寫清楚了不好,寫得讓人讀后掉淚也不好,現(xiàn)在我知道寫得不清楚,要讓人掉淚根本就不可能,那種杞人憂天的事不會發(fā)生。老實說我翻開《朗讀者》時,看了幾頁,曾有與最初閱讀《恥》一樣的失望,我覺得這部小說講述得太清楚,每隔一章就有一節(jié)抒情與沉思的文字也不好,太直接和露骨。后來,不知不覺間,失望像陽光下的水漬悄然散去,不知去向,風(fēng)消失在風(fēng)中,水融化在水里。我跟著書中少年一起,進入車站路和鮮花街,上了老式的舊樓,在散發(fā)出陳舊氣味的內(nèi)走廊上,從半開半閉的門邊,看到那個女人在屋里換衣服,看到屋里的女人略為驚異地回頭,少年紅著臉奪路逃走,躥到街上飛奔而去。

        寫作是人生的追憶與反省,是一種藝術(shù)勞動,也是一份智慧活動,還是發(fā)生在作家與讀者之間的一次誠實的情感交流行為。想清楚要寫的事,再寫清楚,在清楚的事件后面,有寬闊的迷離背景,明明白白地擺出了問題,再留下供人反省的疑問,讓人被驚動和受感動后思緒難平,才好。

        《朗讀者》就是這樣,讀懂了,看得清楚,卻不回答為什么會有那樣的事件發(fā)生?不回答那個女人為什么毫無必要地選擇沉默,步入監(jiān)獄,步入酸腐的老年,最后又在期待已久的出獄通知下發(fā)前,一個沒有月亮的夜晚,自縊而亡。

        什么叫感動?感動就是被真誠的寫作打動,把內(nèi)容看得清楚,情緒被觸動,卻說不清楚。說不清楚是作家沒有告訴讀者答案,作家為什么不告訴讀者答案?因為人生其實很簡單,答案說不說出來,不重要,重要的是經(jīng)歷,一次明明白白的愉快閱讀,這樣的經(jīng)歷值得回味。

        6

        中國小說翻譯到外國,也難免被誤讀。據(jù)說《紅樓夢》曾被譯為《一個男人與一群女人的故事》,《水滸傳》也被譯為《一百零八個強盜》,單憑這書名,就可以想象外國讀者會把這小說誤讀到哪里去。

        中國與外國不一樣,這句話是廢話,往下解釋,這句話才有價值。什么解釋?就是中國有中國的問題,外國有外國的問題,烏鴉解決烏鴉的麻煩,老鼠享受老鼠的歡樂。中國作家寫愛情,也許為的是表達生的喜悅,外國作家寫愛情,可能恰恰是解釋死的無奈。當下,二十一世紀,或者早在二十世紀,以西方為標準的現(xiàn)代社會科學(xué)列出的諸多人生問題,財富、司法、平等、男女關(guān)系、就學(xué)、就業(yè)、環(huán)保、官與民、政治與經(jīng)濟、戰(zhàn)爭與和平等等,歐洲諸國解決得差不多了,中國正在解決。

        歐洲諸國的問題少,中國的問題多。問題多是社會的痛苦,卻是作家的福氣。歐洲諸國的作家無所事事,只能寫內(nèi)心掙扎,寫無問題的苦悶和孤寂,寫解決完一般人生問題后,滿街是空寂回聲的更大迷茫。中國作家寫的卻是實在人生,是波瀾起伏的大事件。中國有很多大事,歐洲諸國看上去只剩小事,所以中國作家的小說寫得動靜很大,外國作家的小說寫得安詳沉悶,好像都是雞毛蒜皮。兩邊完全不對等,各忙各的,錯位,閱讀和研究也就少不了誤讀和理解上的困難。

        中國現(xiàn)代白話小說寫作的源頭是外國小說,誤讀帶來的結(jié)果就是誤用。讀到雞毛蒜皮,就以為雞毛蒜皮是文學(xué)的最高境界,是外部之小襯出的內(nèi)心之大。我們照著雞毛蒜皮寫,給人的感覺是無關(guān)痛癢,可有可無,人家寫出來卻廣受歡迎,當然是在他們的國家受歡迎。殊不知在我們這邊是雞毛蒜皮,在他們那邊其實是當作大事來寫的。我們的大事是歷史的翻天覆地,他們的大事是聚會中的一個白眼,床上的眼淚和咖啡館的憂傷。他們的搶劫也許是因為不愿工作,我們這邊發(fā)生的搶劫卻大多是因為找不到工作,他們的小姐就是小姐,我們的小姐卻是別的。所以我們讀外國小說,最容易看清的是敘述技巧,最不容易領(lǐng)會和理解的是技巧之后的人生之痛和生命之“恥”。

        所以才有中國作家重新返回傳統(tǒng)和中國古代,尋找與生俱來的中國問題。

        7

        美籍華裔作家哈金,寫了幾部書,得過幾次獎,不久前我在網(wǎng)上讀到他的《等待》,幾年前出版的小說。那部小說寫得如此明白,又如此清晰,讓我吃驚。習(xí)慣于寫得云山霧海的中國作家,熱愛法國人西蒙和羅伯·格里耶的中國寫作者,我想不會喜歡哈金的《等待》,我也是抱著不以為然的態(tài)度去瀏覽哈金的這部小說。不知覺間,小說就讀完了,我略感驚訝。小說最后,借人物之口,明明白白地解釋了主題,讓我覺得好笑,又覺得其實并不那么突兀,好像也可以接受。于是我查找了其他相關(guān)資料,包括哈金接受采訪時的自我解釋,以及他寫的零碎的創(chuàng)作談之類,他的一番話,引起了我的興趣。

        哈金的這部書在美國得獎,人家認為寫得太老實,太傳統(tǒng),直截了當,沒有任何花樣,書評為了回避這個遺憾,曾挖空心思用回到巴爾扎克時代什么來抹平。我當然覺得這個解釋很牽強,卻反復(fù)思考為什么我還是有耐心把這部書讀完?

        《等待》這部小說,是一個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作家寫的中國故事,非常傳統(tǒng)的中國故事,用同樣傳統(tǒng)的講故事的方法完成。政治、鄉(xiāng)土、親情、無望的等待、鄉(xiāng)村土屋與偏遠小鎮(zhèn)、軍隊大院與值班護士等,無任何出格和驚奇之處??墒羌氉x后,尤其是讀了哈金關(guān)于小說的言論后,我發(fā)現(xiàn)這個故事的寫法,與中國大陸作家自以為熟悉的路數(shù)完全不同,確實有差別,甚至是很大的差別。

        小說講了一個耐心等待了十八年的愛情故事。部隊男軍醫(yī)鄉(xiāng)下有妻女,卻被醫(yī)院的護士愛上,為了信守自己對女護士的承諾,他一年又一年回家,帶鄉(xiāng)下的老婆去辦離婚,那個老實的女人卻總在關(guān)鍵時刻反悔。老實的鄉(xiāng)下女人從來沒有想過反抗丈夫,所以每次都跟著他去辦離婚,又因為從來沒有想過離開丈夫,所以總在法院工作人員盤問時,搖頭、張口結(jié)舌或無聲流淚。這場離婚就辦不了,直到夫妻分居十八年,婚約自動解除。

        故事再明白不過,寫得如書中的鄉(xiāng)下女人一樣老實,而且,情節(jié)鏈條、人物身份及外貌、人物活動的場景、人物動作、落在鄉(xiāng)村草垛上的陽光、土路上晃晃蕩蕩駛來的馬車、黑夜里的夫妻對話等,大的綱要和小的細節(jié),全部寫得清楚準確和井然有序。作家搭建了一架穩(wěn)固的樓梯,帶讀者

        往上爬,引讀者一步步朝前走,再悄悄把身后的木板迅速拆除并丟棄,一次不得不走向結(jié)尾的閱讀,就這樣順利完成。

        哈金是東北某大學(xué)的英語系畢業(yè)生,后來在山東讀同樣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才去美國讀博士。他在中國大陸學(xué)的是語言,不是文學(xué)。中國大陸的英語系叫英國語言文學(xué)系,當然也會學(xué)文學(xué)史,閱讀文學(xué)作品并練習(xí)寫作,但我想他們還是以語言學(xué)習(xí)為主,也就是說中國大陸的英語專業(yè)其實很理性和很科學(xué),離文學(xué)有些遠,美國我想就不一樣。如果在美國也讀英國語言文學(xué),那就相當于中國的漢語言文學(xué),學(xué)的就是文學(xué)了。哈金后來變成作家,我想與研究方向的實質(zhì)性改變有關(guān),據(jù)說他在美國受過西方的寫作技術(shù)訓(xùn)練,寫出來的樣式才與中國大陸作家不同。

        哈金在成為作家并幾次獲獎,而且是美國的重要文學(xué)獎后,有了發(fā)言權(quán),對中國大陸作家的寫作與歐美作家的寫作有過對比,如果我沒有記錯,他是這樣對比的:他說中國大陸的作家對西方的各種現(xiàn)代技巧很熟悉,卻在寫作的基本要領(lǐng)上訓(xùn)練不足。

        這很快讓我想起了卡夫卡的小說。保險公司職員卡夫卡,寫小說歷來精確,作品中的人物從左邊走過來,抬起右腳,跨過一把椅子,左腳輕輕踮一下,繞開什么,撫一下領(lǐng)帶坐下,嘴巴張了張,喉結(jié)微微滾動,咽下口水,然后呆呆地看著來訪者。他總是寫得細致清晰,一絲不茍,不敢馬虎,也不會馬虎,像保險公司的統(tǒng)計表。

        我們有的作家,認為卡夫卡是虛寫,其實他寫得很實??ǚ蚩◤膩頉]有如某些中國作家理解的那樣純粹玩感覺,他的細節(jié)相當精準,寫得很實在,又能在實在、精確和可以觸摸的具體質(zhì)感中,營造出無處不在的虛幻和迷離。他不會大而化之地玩感覺,不會讓小說變得真正模糊不清,他的小說歷來都很清晰。模糊不清就很難被人充分理解,讀者難以理解得充分,作家怎么去獲得成功?把一塊石頭寫成石頭當然是本事,也是作家必須經(jīng)過的第一關(guān),把一塊石頭寫得確實是石頭,這塊石頭卻能在恍惚間浮起,是作家經(jīng)過的第二關(guān)。我的理解是,哈金認為中國大陸作家一上來就進入了第二關(guān),第一關(guān)的訓(xùn)練先天缺失。

        8

        中國大陸作家肯定會有人說哈金算老幾?憑什么說三道四?這就不討論了,我要說的是,他的話引起了我的思索。再回頭看,我發(fā)現(xiàn)他的小說確實寫得準確和清晰,這就是哈金小說與中國大陸小說的不同之處,真正的不同。我們讀外國小說,怎么就很少意識到這個區(qū)別呢?

        這就出現(xiàn)中國人讀外國小說的第二個誤解了,先是摸不清別人的思想,也就是為什么寫?我們多年來一直在寫作的二元論中徘徊,反復(fù)研究寫什么和怎么寫?我卻認為更重要的問題是為什么寫?這部小說你為什么要寫?這首詩你為什么要寫?為什么寫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寫什么和怎么寫就無用。

        現(xiàn)在的問題是,連怎么寫都有了毛病。

        我們的怎么寫和他們的怎么寫,不是一回事。我們的怎么寫是研究各種花樣翻新的現(xiàn)代技巧,緊追急趕,惟恐老土,三十年躥遍了西方文學(xué)史的幾百年。他們的怎么寫是先回到基本原則。像一個本分的木匠,把鋸子、錘子、刨子、鑿子、錛、墨斗和線等等擺開,從把木頭鋸得平直開始,逐漸確立自己的木匠身份。

        中國古代的意境、象等等,看上去很玄,都是大而化之的解釋,好像我們的祖宗從來就不講寫作的基本動作,其實不然。古代的中國老先生,教學(xué)生寫詩,就先從對子練起,天對地,雨對風(fēng),同樣一絲不茍,沒有馬虎過。起、承、轉(zhuǎn)、合,都是基本路數(shù)。我們讓一個個古代的少年先把四書五經(jīng)統(tǒng)統(tǒng)背完,上正道,坐直,行穩(wěn),再教他對這樣對那樣,再讓他反芻,把吞進去的那些經(jīng)典慢慢吐出,細細理解和品味。然后,旁門左道什么來,只會讓他豐富和更飽滿,不會讓他迷亂,他也才能寫出天下文章?,F(xiàn)在不同了,我們從小學(xué)的語文課起,選取的文章很多就是旁門左道,學(xué)的又都是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什么。字和字怎么組合,詞語之間如何形成動作,鏤刻出畫面并串聯(lián)出思想,不講,也講不來。大學(xué)的專業(yè)寫作課,也好不到哪里去,無非是中小學(xué)語文課的放大,文章變長和變多了而已。

        文學(xué)可能完全無用??赡苁裁炊疾皇?,也可能包容天地,因為語言就包容天地,永遠不會死。人只要堅持說話,就會把說的話記下來,變成文學(xué)。不過,文學(xué)與音樂美術(shù)相比,力量又有限。文學(xué)只是一個個字詞的組合,文字只是思想的暗示和把讀者從夢里喚醒的虛幻聲響,不是實物。音樂是聲波的傳遞,是實在的聲音,聲音是一個實體,美術(shù)是可見的顏色和線條,是明明白白的形象。鋼琴彈得不能上臺,在家里表演,自娛自樂,總是可以的。畫家畫得不好,作品掛在家中也可以看。作家寫出了不成功的小說,給別人看只是讓人受罪,因為那堆文字里。什么也沒有。所以文學(xué)的寫作其實很困難。

        幾年前我坐火車穿過中國北方冬天的土地??吹酱巴庖黄异F,沒有綠色,不見人影。所有的樹都掉光了葉子,褐色的樹干和樹杈干凈利落,站在開闊而空洞的大地上,無比清晰地指向天空。樹杈之間,一個個烏鴉和喜鵲巨大的巢全部暴露。清晰可見,它們高高地掛在天上,好像一顆顆腦袋,沉默不言,俯瞰著樹下水溝里冰凍的溪流。

        那是在我的故鄉(xiāng)絕不會看到的風(fēng)景,我的故鄉(xiāng)永遠樹影雜亂和蔥綠,鳥巢嚴密掩藏,不會暴露。我在昆明從小到大,一次也沒有看到過樹上的鳥巢,它們是絕不會暴露的世間秘密。如果鳥巢是樹上結(jié)出的小說的核,鳥是小說家的靈思,它們有必要在冬天冰寒的天氣完全暴露?還是一生一世長久隱藏在昆明的迷幻春色中?哪種風(fēng)景更好,我不知道?;疖嚲従彾^,窗外的風(fēng)景一成不變,我爬上中鋪,讀小說,當然是一本外國小說。

        責(zé)任編輯吳沛

        猜你喜歡
        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何為最好的小說開場白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7:06
        小說課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我們曾經(jīng)小說過(外一篇)
        作品(2017年4期)2017-05-17 01:14:32
        妙趣橫生的超短小說
        明代圍棋與小說
        閃小說二則
        小說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1
        变态另类手机版av天堂看网 |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av|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18p |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 黑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开心激情视频亚洲老熟女| 亚洲av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黄频视频免费国产大全|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 最新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看黄色亚洲看黄色亚洲 | 亚洲精品电影院|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少妇一级淫片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国产免费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亚洲欧洲国无码| 全部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做爰免费视频| 免费现黄频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在线 | 日本少妇比比中文字幕| 日韩av一区二区网址| 野狼第一精品社区|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无遮挡边吃摸边吃奶边做|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国产4| 久久精品亚洲94久久精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 官网A级毛片| 精品女厕偷拍视频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 激情 人妻 制服 丝袜| 国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