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承飛
外觀:薄得不能再薄
以前我們試用過同是金屬外殼并且以超輕薄著稱的東芝R502和蘋果Macbook Air(最大機身厚度分別為25.5mm和 19.4mm,重量分別為0.95kg和1.36kg),而這次的戴爾Adamo則將厚度向下推進到了16.39mm。由于左,中右三個方向太薄,已經(jīng)無法安裝網(wǎng)線等基本接口了,所有接口都移到了機身后面較厚的部分。即使這樣,看著Adamo的機身還是讓人懷疑戴爾是怎么把主板,鍵盤這些部件塞進去的。
不同于東芝R502的弱不禁風和Macbook Air的刀片形狀,Adamo采用了方方正正的外觀,給人很堅固的感覺,用手使勁扭機身也不會出現(xiàn)變形——當然代價就是重量達到了1.81kg,比那兩款都要重一些,它采用了13.4英寸的16:9比例屏幕,屏幕部分不像東芝R502那樣薄得過份,顯示效果則要強得多,亮度和色彩表現(xiàn)都還不錯,并且能根據(jù)環(huán)境亮度自動調(diào)節(jié)背光亮度。
性能:固態(tài)硬盤是亮點
Adamo采用了低電壓版的酷睿2SU9400處理器,主頻為1.4GHz,性能不是很強,主要用于網(wǎng)絡(luò)及普通娛樂應用,它搭配了inte X4500HD集成顯卡,能夠播放高清視頻,不過3口游戲性能就比新版Macbook Air的Geforce 9400M要低很多了,Adamo沒有采用流行的HDMI視頻接口,而是新型的Di3play Port目前還不是很普及,在輸出視頻時會有點麻煩。
由于太薄Adamo的機身根本無法放下普通的2.5英寸硬盤,所以只搭配了128GB容量的固態(tài)硬盤,在傳輸速率測試中可以達到90MB/s以上,比臺式機的硬盤還要快得多,不過這僅限于內(nèi)部傳輸,如果連上移動硬盤的話會因為普通硬盤和USB 2.0的連接而速度大打折扣。得益于固態(tài)硬盤的高性能,Adamo從開機到進入Windows Vista桌面僅需約40秒鐘,在打開Photoshop之類的大型軟件時也比普通硬盤要快得多。
長時間運行后,Adamo的溫度上升集中在后部通風口的位置鍵盤部分則沒有明顯感覺,運行時的噪音也非常小,在低強度工作條件下,電池能夠堅持約4小時表現(xiàn)搶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