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 歌
我向來都不認為童話作家是語言幼稚思想膚淺的人,正像我向來都認為,喜劇演員的內(nèi)心,其實有著更為豐沛的悲憫和憂傷。王一梅的身份,是童話作家,并且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低幼兒童為讀者對象的。在她的世界里,似乎永遠都是詩情畫意,星光迷人,春花處處。再驚心動魄的故事,也都是以邪惡終被戰(zhàn)勝為結(jié)局的。但是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迄今為止惟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城市的眼睛》,卻寫了很多的苦難——貧困、背叛、疾病、死亡。它透露出足夠多的作家內(nèi)心憂傷的消息。
她在后記里告訴我們,這本書里的許多人、許多事,許多孤獨而憂傷的情緒,都是她在生活中實實在在遇到的。甚至能尋找到一些她個人生活的蛛絲馬跡。我想,這也是她寫作這本書的理由吧。生活中所遇到的和感悟到的,那些紛紜復雜的,也許并不能在童話的寫作中得到充分表達,許多屬于她個人的,或者說比較“大人”的,并沒有在以往數(shù)百萬字的寫作中得到傾訴和宣泄。有時候真的是這樣的,某一本書,對一個作家來說,是那么重要,那么必要,它與其別的的創(chuàng)作,是那么不同。也許它只是很小很孤立的一部分,但是,它卻可能是這個作家全部創(chuàng)作的一個核心。無數(shù)的散漫文字,都是圍繞著它而綻放的。
我相信對王一梅來說,這部長篇小說《城市的眼睛》,是很重要的作品。我用一個晚上的時間把它讀完了,有兩個較為突出的印象:
一、盡管人物、情節(jié)都很豐滿、復雜,但,敘述的方式,卻是散文化的。在將故事一步步推進的途中,王一梅經(jīng)常把腳步暫停在可以充分進行抒情的地方。寫到小朋友間的友誼,寫到小動物,寫到農(nóng)村溫暖的風景,她的筆,就像魚一樣游動起來,像小星星一樣閃爍起來。第三章第18節(jié)的《狗狗小黑》,應該看作是一個代表性章節(jié):
夜晚,小黑和朱迪一起坐在合歡樹下看星星和月亮。
合歡樹又開花了,粉紅色的花兒像小傘,輕輕地落了一地。
螢火蟲從樹干后面飛出來,像星星一樣落在草地上。
村子里的燈火陸續(xù)熄滅,整個村子都睡了。
朱迪也睡了,他做了一個夢。
她夢見了晶晶,晶晶快樂地對他說:“朱迪,我爸爸來接我了,媽媽也回國了,我不用住在沙鵬家里了?!?
朱迪在夢中笑了。
像在這樣的華彩樂章,在書中時不時響起。它暴露了王一梅童話作家的身份。因此,我們?nèi)匀豢梢园选冻鞘械难劬Α房醋魇且徊可钔???嚯y也是以抒情的方式呈現(xiàn)的。貧困、疾病、背叛、死亡,它們只是“故事里”的苦難,就像大灰狼的陰森、小紅帽的恐懼,它們在“故事”的圍墻內(nèi),與我們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它傷害不到我們,并不能將我們的皮膚和內(nèi)心刺傷。
童話作家的內(nèi)心、她的情感世界,比起悲劇作家來,同樣地豐富和細膩,但表達和呈現(xiàn)的方式,卻似乎總是抒情的,并無限接近透明。
二、超乎尋常的編故事的能力、想像與虛構(gòu)的熱情和欲望,使王一梅在她寫作的天空中自由地飛來飛去,并不過多地理會情節(jié)的現(xiàn)實性。按照通常閱讀小說的習慣,《城市的眼睛》中人物的行為也好,情節(jié)的推進也好,有一些也許是不合情理的。比如,朱迪從鄉(xiāng)下回城,他帶來200元錢,朱媽媽以為他是偷了爺爺奶奶的。朱媽媽真的不應該有這樣的誤會。朱迪會是這樣的人嗎?她難道這么不了解自己的兒子嗎?再比如,盧晶晶在童裝店意外遇見爸爸,爸爸的邊上站著大肚子的阿姨,晶晶的反應卻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她沒有傷心地大哭,也沒有很反叛地扭頭就走,而是和爸爸“說了一大堆的話”。當爸爸問她是否還練小提琴時,她說:“練,爸爸,是沙叔叔帶我去老師家的,我的手臂長長了,手也長大了,老師說,我要換更大的小提琴了。對了,爸爸,我學會拉《茉莉花》了,還有……”凡此種種,在這部小說中并不鮮見。這些不僅沒有傷害作品的藝術(shù)真實,反而使我們更加看清楚了朱迪媽媽作為一個母親的正直、善良,盧晶晶作為一個孩子的內(nèi)心堅強,使這些情節(jié)更加具有沖擊力了。也許,這正是童話作家抒情性敘述的慣性和特征吧。
在后記中,王一梅努力要強調(diào)這部作品是“小說”而非“童話”。其實,這樣的區(qū)分真的那么重要嗎?對生活的熱愛,對世界敏銳的觀察,歡欣而憂傷的內(nèi)心,對善惡的甄別和揚抑,所有的所有,都像爛漫的山花一樣撲面而來,在作家的內(nèi)心激揚起蜂群般的歌唱。所不同者,對于王一梅來講,夢幻的、抒情性的寫作,是她與世界之間的一臺神奇的過濾器。任何苦難和憂傷,經(jīng)過了柔軟的過濾,總是會開出瑰麗而透明的故事之花。對于一個內(nèi)心有足夠多柔情和幻想的人來說,童話和真實的世界,又有什么區(qū)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