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悅 王秀芹
【小引】
品水如品人,讀水如讀人。一滴水,是平凡的,渺小的,但它圣潔、堅韌、溫暖,融入清泉恬淡明澈,融入小溪活潑靈動,融入湖泊怡然靜謐,融入江河奔放激昂,融入大海成就浩瀚,融入冰川成就潤潔。一滴水的流淌和浸潤,讓喧囂歸于沉寂,讓浮躁歸于寧靜,讓狹隘歸于坦蕩。一滴水的飛濺和蒸騰,是不屈的抗爭,是高亢,是昂揚。品讀一滴水,能讓你的心靈得到蕩滌與升華,樂觀豪邁地面對坎坷的人生。
【妙文一】
一 滴 水
大衛(wèi)
一滴水,伸長了脖子,就變成了河;擴了擴胸,就變成了海;再做幾個俯臥撐,波濤就澎湃了,洶涌了。一滴水站直了身子,就是噴泉;長了翅膀,就變成了雨。
一滴水,在草尖上,叫露;在額頭上,叫汗;在眼角,叫淚……把一滴又一滴的水,組織起來,集合起來,并用堤壩來約束它,水庫就形成了;給它微風,就有了波浪,給它颶風,就有了驚濤。
對于一個人來說,最早接觸的一滴水,是母親的乳汁。身體孱弱的嬰兒,吮吸著母親的乳頭,便茁壯了,一滴水,到底哺育了多少個嗷嗷待哺的生靈?
現(xiàn)在我就安排一滴水,從高原的冰嶺雪峰中抽出身子,沿著河道順流而下。經過綠樹環(huán)抱的兩岸,再經過生滿苔蘚的山澗,它小小的身子,把天映藍,把風擦亮,把鳥鳴洗得更幽……按常規(guī),這滴水應該順順當當地撲進大海的懷抱,但是,在行進的過程中,流失的黃土使它混濁,腐爛的樹葉使它變得污穢。恰如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被不斷地傷害,于是,這一滴水,就憤怒了,它在河道里狂躁地跑來跑去,對著堤啊岸啊什么的,一個勁地咆哮。一個喜歡惡作劇的孩子,與礁石合謀,使船擱淺,與風攜手,使岸潰決……人類,也許這時才發(fā)覺,一滴忍無可忍的水,足以淹沒他們的錦繡家園。
種子如果與一滴水攀上了親戚,田野就綠了。那些水稻、大豆、高粱,在幽幽星光里,作挺拔狀、青翠狀、成熟狀,滿眼的深邃與遼闊。月亮,伸出纖纖小手,把一滴水洗呀洗的,直至洗成一堆碎碎的銀子——這是一堆可以兌換蟬鳴、蛙唱的銀子,這是一堆可以把蟬鳴與蛙唱揉和成清新、寧靜的銀子。
在迷蒙的月光下,我要說服一滴水嫁給紅臉膛的高粱。把壇子洗凈,這是另一種形式的洞房,再摻入濃稠的時間,酒,就這樣釀成了。
一滴水,一旦變成了酒,它就能從你的胸膛里像搬組合家具一樣地搬出熾熱與剛烈、俠骨與柔情、赤心與真誠……
一滴水,即使睡著了,也是一只守望大地的眼睛。它的清澈、它的晶瑩、它的透明,誰忍心傷害呢?
善待一滴水吧。誰若把它的心傷透了,弄寒了——寒成了一塊冰,我就找誰算賬。
(摘自《揚子江》2007年第3期)
【點評】
清新的文筆,飄逸的文思,四溢的文采,把一滴水點染得搖曳多姿。運用擬人,讓一滴水有了靈性;運用比喻,每個細節(jié)都生動鮮活;運用排比和對偶,使句子整散錯落,有如音符跳躍。作者對一滴水的摯愛溢于筆端,激蕩著讀者的心。
【妙文二】
一滴水的傳奇
潘國本
一滴水在大地玩膩了,借助陽光或者風,飛到了天上,成了汽。那里,水汽又聚成了云。如果再得到陽光的關照,便帶上了彩,榮升為霞。如果還有張雨幕在背后襯著,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走神了,不再抱成一團,內紫外紅成虹,外紫內紅成霓,像弓,像拱。誰會是那巨弓的主人?只有射日后羿。誰會是拱橋過客?只會是牛郎織女,只有他們才能感動上蒼架起這般奇橋——想不到吧,一滴水也會這樣輝煌。
水汽不會永遠是一副面孔,那樣太累。彌彌漫漫,就飄貼到了地面,本來是追求優(yōu)雅的,卻沉到了地面,被磨成了粉末,稱做霧。敢于遮去陽光的威嚴,樂于給萬物披上面紗……
汽,當然不會忘記生它養(yǎng)它的大地,它眷念大地溫暖的懷抱,感恩于大地賦予它的風流倜儻。那一次,它忙活了一夜,快天明了,匆匆凝成了一滴淚,稱為露。已經是淚了,也不少晶瑩,也不少圣潔和倩巧,悄悄地站在一片綠葉的尖上,像溫順而愛美的少女。只有一點兒微薄的濕潤了,仍抵住酷日,舐犢生命。晨光憐愛它,給它做了件霓裳羽衣,讓它成了奇花異草的美容師。這次沒能成雨,只成了一滴露,一滴露也一樣能潤澤故里。
如此演繹下來,霜應當是一位飽經風霜的農婦了。霜的生命極短,還屢遭誤會,甚至背上惡名。明明在預告嚴冬,勸說生命休眠,卻被人說成是摧殘;明明是幅綺麗景象,卻被誣為陰謀。
同樣的高空水汽,凝成了雪,便成了姊妹中賢惠而富才華的一位了,它文靜、仁慈而聰穎,甚至也不少羞澀。試想,如果不文靜,哪能恬適和嫵媚?不仁慈,哪能對那許多臟亂的角落都一往情深?不聰穎,哪能那樣激發(fā)詩人靈氣,撩足童心童趣?
我看過本特利拍的雪花顯微照,才曉得雪花原來那樣精致、精美,但它不事張揚,無聲無息地給原野披上銀裝,給嫩菜幼麥御寒,給雞犬提供絕妙舞臺……雪有大美而不言,讓詩人吟誦一萬年,也不會乏了靈感。
輪上雨登場,已是天宮舞臺的高潮演出了。雨好像有心要給霧露雪霜以及霖雹霰凇等做個榜樣,它像重活細活都搶著干的小伙子,為兒孫又為父兄,肩頭已經挑上了,手上還要提著。重活,如梅雨滂沱、雷雨霹靂,趕黃梅、驅旱魃,那樣心急火燎,一似出一路奇兵或者救一場大火,去救助干裂的土地、渴瘦的河流。我們怎能總挑剔它的粗疏和誤傷,而忘了它的晝夜奔波呢?細活,如春雨霏霏、秋雨綿綿,一似慈母手中線或者紅袖添香讀,細細談悄悄說,點點滴滴,傾吐幽思,撫慰生靈。雨一來,花醉了,葉鮮了,土地酥了,五谷又腆肚了,魚蝦又跳高了,藤蘿又賽跑了,彎彎曲曲的小河、清溪,又唱起那個古老的話本來了,哼的,吟的,吼的,真的樂死人……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蹦锹?、霜引發(fā)的伊人思念,寄予山外游子、海外赤子,他們時時思著父老鄉(xiāng)親,念著子孫后代;他們一路顛簸,一路艱辛,每個都有一部露或者霜這樣的傳奇;他們的至高榮耀和歡聲笑語,無一不是艱辛和血汗凝成的琥珀。
(摘自《青年文摘(綠版)》2007年第9期)
【點評】
開篇的一個“玩”字,透出了水滴的靈性,接下來用絢麗的色彩描繪出水滴在宇宙中的幻化,把讀者帶入神話般的境界。末段引出與霜露有同樣經歷的海外游子,贊美他們對祖國永遠眷戀的赤子之心。
【妙文三】
一滴水的溫暖
陳志宏
一滴水,承載著無限的重量;一滴水,透射出幸福的溫度。
一滴水,彰顯圣潔。有一道腦筋急轉彎題:什么東西越洗越臟?對,就是水。水能驅除污垢,滌蕩萬物,水能降沙除塵,清潔世界。凈是水的境界,時間是澄凈的利器,終有一天,污水會變清,塵埃沉淀成泥。生而為人,像水一樣,努力驅除污穢,清掃塵埃,由身而心地保持潔凈,“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個人,保持水一樣的純潔,心不貪,手不伸,堅守自己的良知,守護道德底線。圣潔如水,是心的境界,精神的珠穆朗瑪。
一滴水,堅韌如斯。有一則哲理故事說,智者往瓶子里放石塊,一二塊便充盈堅實,再放沙粒,三四把填滿石縫。智者問路人:“瓶里還能裝進東西嗎?”路人搖頭。智者笑了笑,接著倒進滿滿一杯水。這就是水啊,看似無處可容,仍流得進去。堅韌如斯,當是一個人追求的境界。別以為沒空學習,其實,擠一擠,時間總會有的。別以為瑣事忙不完,提高效率,張弛有度,便會游刃有余。關鍵是,我們要堅韌起來,要像水那樣有一股鉆勁,有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
一滴水,低調入世。天下的水,都由高流到低,一直低到塵埃里,低到人們看不到盡頭的大洋里。水一路向下,一路奔流,亦是一路自在,一路觀景。向下,向下,再向下,水永遠低調處事,冷靜處世,它不攀高,不比闊,汩汩東流去,一心只慕一個容身的低處。一個人,若如水般低調入世,定會心安天地寬,人生好景任徜徉。像水一樣,低調入世,低調做人,就會有單純的快樂,別樣的幸福。
水是一種精神,水是一種境界。一個人,有水一樣的至情至性,水一樣的寬廣胸懷,水一樣的堅韌頑強,就會有水一樣的溫暖,暖人心,暖世界。
(摘自《遼寧青年》2007年第24期)
【點評】
作者用詩一樣的語言,層層拓展一滴水的內涵,立意高遠,啟人心智。水至清至潔,洗滌塵世俗務給人們身心帶來的污濁;水堅韌執(zhí)著,盡管顛沛流離,最終東流入海;水低調入世,心胸豁達,一路向下,隨物賦形,卻不移本性。這就是水的精神,水的境界。人,如果有了這種精神、這種境界,就暖了人心,暖了世界。讓我們做一滴至清至潔、至情至性的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