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文淵
端午節(jié)在我們這里是僅次于春節(jié)的農(nóng)歷第二大節(jié),隆重而又歡樂。美食除雞鴨魚肉外,家家似乎都少不了紅燒黃蟮這道“時節(jié)菜”,而記憶中最有趣的事,莫過于端午捉黃鱔了。
我們這里端午有個獨特的說法,認(rèn)為正端午——端陽節(jié)的午時12點,太陽光是一年中最猛、最烈,殺傷力最強的,一切動物(包括所有的毒蛇、猛獸),此時都要躲避陽光,深藏不露。這時,當(dāng)然也是捉黃鱔的最佳時機(jī)了。
我上小學(xué)6年級那年,早在端午前一個月,大胖就在班上不斷宣傳他去年端午在水田里捉了15斤黃鱔的戰(zhàn)績,二黑、瘦子、黃毛和我們幾個密友艷羨不已,便就與他商定并做了捉黃鱔的充分準(zhǔn)備。到了端午這一天,上午剛放學(xué),我們這幾個住在西門灣的同學(xué),便以軍事化的行動回家拿了拐籠隨大胖挺進(jìn)陳老生產(chǎn)隊,大胖是我們中唯一的農(nóng)村孩子,16歲,比我們都大兩三歲,路上他又將這赤手空拳捉黃鱔的要領(lǐng)講了第100遍。
這是一大片早稻田,秧苗已發(fā)棵,青翠嫩碧,田頭有一池大荷葉塘,滿塘都是含苞的荷花,青葉紅苞互映生輝。日上中天,我們每人都折了張大荷葉頂在頭上,大家顧不得田水熱得發(fā)燙,便都赤膊下田。田埂下,我剛發(fā)現(xiàn)一個冒泡的洞口,還未找到后洞(黃鱔一般都有兩個洞),便聽得笑聲驟起,抬頭看,原是大胖旗開得勝,捉到了一條半斤多重的大黃鱔。我找到后洞,便左手堵住前洞,右手便向后洞中掏去,果然摸到了滑軟扭動的鱔體,張開手指去夾捉,說時遲,那時快,手指未能抓緊,只聽“哧哧”有聲,黃鱔從前洞鉆過,我左手一抓,未能抓住,一條足有一斤重的粗黃鱔便已鉆進(jìn)水中……我那個懊惱?。〈笈衷谝慌杂肿降揭粭l大的,給我們打氣:大家不要慌,沉住氣,一定要用中指彎成鉤,牢牢夾住黃鱔!
大家便都沉住了氣,果然都有了收獲,我接連捉到3條,都在半斤上下。這時聽到黃毛大叫:“我被黃鱔纏住了!”我們忙都趕過去,大胖高喊道:“黃毛,趕快使勁甩,那是條蛇!”可不是嘛,一條紅色黑斑的火焰(赤練)蛇纏在黃毛的胳膊上!黃毛甩了幾下,甩不開,便急得哭了起來:“啊喲,我要死了,我要死了……”大胖跑過去說:“沒咬著吧?不要緊!”他一把抓住蛇尾巴又說:“甩,趕快甩!”這回,黃毛揮手一甩,成功了,那蛇便倒提在大胖手中,只見他不斷抖動,又揮手輪了幾圈,將蛇遠(yuǎn)遠(yuǎn)甩到塘埂上。
險情排除,我們便又各安本位,這回,人人都捉到了一斤左右的大黃鱔。我又發(fā)現(xiàn)兩個洞,剛要伸手,猛然一驚,見那洞口無泡、水是清的——分明是蛇洞,趕快繞過去!接下來洞口水都是渾的,都捉到了黃鱔,漸漸越捉越多,感覺背上拐籠越來越重。清點每人的拐籠,都滿了,都捉到了十幾斤。皆大歡喜之際,聽到田中有孩子興奮的叫聲:“魚,大黑魚,把我撞倒了……大哥,快來呀!”像我二弟,他何時找來了?走過去,嘿,正是他,在田中滾成了泥巴蛋,手中死抱著一條三四斤重的大黑魚!
滿載而歸之際,約定來年端午再來。翌年,我與二黑上了中學(xué),大胖結(jié)婚了,捉黃鱔便成了永遠(yuǎn)的回憶。
(責(zé)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