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玲
一個城市的前世與今生
作為土生土長的淄博人,一直以為“淄博”這兩個字用來作地名真是個“失敗”的創(chuàng)意。它不像“青島”,聽起來那么蓊蔥潤澤;也不像“威?!?,聽起來雄壯磅礴;甚至不能像“濟南”、“東營”這樣的城市能給人明確的方位感?!白汀焙汀安边@兩個字,純粹是兩個不相干的字湊在了一起,我只能對朋友解釋說:“淄博因原境內轄淄川、博山兩縣而得名。”
有一天,再次琢磨這兩個字的時候,忽然恍然大悟,原來之前的想法竟是錯的。
淄和博這兩個字簡明地標出了這個城市的過去和現(xiàn)在——淄是前世,博是今生。
浩蕩淄水的前世回憶
淄,是一條河的名字。很早的時候它叫淄水,或者淄江。可以想象那是一條多么浩蕩的大河,從崇山峻嶺間一路高歌滾滾而來,繞過古老的臨淄城邊,見證了幾千年前,一個泱泱大國的鼎盛,春秋霸主的雄風。多少個清晨或者黃昏,這個千乘之國里萬馬奔騰的蹄聲,曾經如大河一樣一路征塵奔騰而去,踏碎了曉霜殘月,金戈鐵馬,守土開疆,換回了八百年的繁榮昌盛,國富民強。古老的淄水邊,那座城真是繁華啊:“臨淄十萬戶,市租千金,人眾殷富,鉅于長安”,“舉袂成幕,揮汗如雨……”
歷史的輝煌是不該也不能忘卻的。三千年后的今天,那個時期的文化還讓生活在齊地的后人為之自豪:稷下學宮里朗朗的書聲辯論聲,永載史冊的韶樂,足球的前身蹴鞠……
廣博城市的精彩今生
博,廣博、豐富、眾多的意思。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現(xiàn)代城市的特色,那只能說,它的確是一個特色太多的城市。聊齋、陶瓷、商埠、古窯、山水、林泉、洞穴、湖泊……這是一個很難用一種標識來識別的北方城市。
2007年,淄博旅游的名片上有了“泱泱齊風,多彩淄博”八個字。盡管,那代表著泱泱大國之風的音樂已然渺遠,曾做過齊國都城的臨淄已是一座新城。但是,你仍然會看到,那些不同膚色的人們,不遠千里奔到這里來。到古車館里看出土的戰(zhàn)車,在齊國歷史博物館里駐足贊嘆,于齊桓公、晏嬰、管仲的墓前憑吊先賢。
齊國開國之君姜太公衣冠冢上的草木也已茂盛了三千多個春秋,可是五湖四海來這里尋根的人卻越來越多。還有那個小小的卻魔力無邊的足球,它也像人一樣,前來認祖歸宗了。它的前身就是臨淄的蹴鞠啊,遠涉重洋幾千年之后,也在尋找著回歸的路。
魅力淄博的多姿色彩
要描述這個城市的多種色彩,又該從哪里說起呢?
從紅色的火焰開始?那火焰在這城市的歷史上跳動了八千年,越燒越旺,越燒色彩越多。紅色的火與黃色的土相遇,產生出來的陶瓷琉璃變幻出了千般造型、萬般顏色,成就了中國的陶瓷名城。
從一本藍色皮面的線裝書開始?那本專門講鬼狐仙妖故事的書,被翻譯成了各國語言、各種版本,流傳幾百年不衰。于是這個城市里在幾百年前誕生了一個人和一本書的傳奇。
從白色的絲綢開始?城西的“旱碼頭”曾有過一段“家家種桑,戶戶養(yǎng)蠶”的歷史,《大染坊》里陳壽亭的故事就起源于此?,F(xiàn)在,那里仍然保留著古色古香的商埠原貌,仍可看到絲線在織機上成布、布料從染缸里獲得彩色人生。
從無處不在的綠意講起?魯山、原山讓這個城市有了山的個性,而有山的地方自然就有了濃濃的綠意,就有了水,有了密密的山林、淙淙的泉水、爛漫的山花,甚至還有幽深神秘的溶洞群。
在夜晚,漫步在這個現(xiàn)代城市的街頭,五光十色的燈盞后面,折射出絢麗多彩的時尚生活,熱烈奔放的,優(yōu)雅舒緩的,各色的精彩生活在這里繽紛上演。
因為詞匯的匱乏,我不能將這個城市的色彩一一描述,不過我相信幾千年前曾吹過淄水、現(xiàn)在又吹拂了這個現(xiàn)代城市的泱泱齊風,會給這個城市的明天染上更加絢麗的色彩。
編輯 張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