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湯 瑾
風箏在日語里叫做“章魚”,這來自于關(guān)東方言,關(guān)西方言則叫做“烏賊”。因為風箏長長的尾巴飄在空中,看起來仿佛張牙舞爪的章魚。
日本人喜愛風箏有悠久的歷史。據(jù)說,江戶時代就有關(guān)于風箏的記載。不過,那時的風箏除了放飛以外,還用來祈禱豐年、占卜吉兇。以后逐步發(fā)展成作為祝賀結(jié)婚、生日及新屋落成、端午節(jié)等饋贈物的習俗,所以風箏上大多書畫著一些吉利和寄托美好祝愿的文字和圖案。日本風箏中最著名的莫過于靜岡縣的駿河風箏,這種風箏上所繪的武士就像中國京劇中的臉譜,色彩非常濃烈,形象生動?,F(xiàn)在,這些風箏都是頗具價值的收藏品。
日本人認為放風箏有消災除病的作用。風箏線斷了就會飛得無影無蹤,所以人們希望風箏能把災病帶得遠遠的,日本人喜歡在正月里放風箏其實是祈福的意思。風箏飛得高飛得遠,還有出人頭地的含義。有的地方生了孩子,會在風箏上寫上孩子的名字,然后全家一起去放風箏。
日本傳統(tǒng)的和式風箏是用竹子骨架貼上和紙做成。常見的有長方形的風箏,也有六角形、扇形、燈籠形風箏,還有幾個小風箏聯(lián)成一串的連風箏。上面畫的多為武士、達摩、英雄故事以及馬、魚等圖案,顏色鮮艷,神態(tài)夸張。
最有趣的是“奴風箏”,畫的是扎著發(fā)髻怒目圓睜、身穿傳統(tǒng)和服的男人?!芭本褪窍氯耍瓉斫瓚魰r代的很多武士以及富人都非常囂張,經(jīng)常虐待家里做工的窮人。身份低微的窮人敢怒不敢言,就把自己的形象做成風箏,高高地飄在空中,仿佛在說:“哼,我們這些身份低的人,現(xiàn)在正俯視你們這些了不起的武士”。慢慢這也成了日本黑色幽默的象征。
達摩風箏的由來跟“奴風箏”類似。以前只有武士或富人家生了男孩才會放風箏表示祝賀,有一個農(nóng)家的孩子非常羨慕,就央求父親給自己也做一個。于是他的父親就做了一個達摩的圓形風箏,因為達摩是保佑豐收的福神,也是孩子的保護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