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 林
公元1275年,一位威尼斯青年歷經(jīng)4年長途跋涉,來到中國元朝的都城大都。在隨后的17年時間里,他南來北往,足跡所至,遍及西北、華北、西南和華東等大半個中國,最后輾轉(zhuǎn)到達被其稱為“世界上最華貴的城市之一”的浙江杭州。他就是享譽全球的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17歲那年,身為威尼斯商人的父親和叔叔帶著他從地中海出發(fā),沿著亞歐大陸的絲綢之路東行,到達遙遠的中國。20年后,重返歐洲的馬可·波羅寫作了《馬可·波羅游記》一書,記錄他一路來去的旅途見聞,如宮殿、都城、朝廷、節(jié)慶、游獵等。由于他在中國停留的時間長,游記的大部分內(nèi)容記載了當時中國元朝的自然風土、文化人情、社會生活等,第一次把西方人想象中的東方文明的富庶,把杭州、福州、泉州這些異域城市的繁華傳達到歐洲,使歐洲人民較為全面地了解到中國這個神秘的國度,勾起了教會統(tǒng)治下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君主開辟新航路、尋找財寶的熱情,推動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誰曾想到,這位名聞遐邇的意大利旅行家,他的真正故鄉(xiāng)卻在克羅地亞的伊斯特利亞省。
700年后的今天,浙江省與克羅地亞伊斯特利亞省有了這次“漁民畫展”的相逢,重新接續(xù)這段被人遺忘的文化聯(lián)系。浙江人民帶著漁民畫來到馬可·波羅故鄉(xiāng),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文化回訪。
文化交流就是心靈的交流
伊斯特利亞半島陽光燦爛,擁有羅馬斗獸場等眾多古跡的普拉更是車水馬龍,沙灘上、山頂上、路旁邊袒胸露背的人潮讓人感到地中海的熱情。
同樣溫度不減的是距離海濱不遠的普拉美術館,這里正在舉行“浙江漁民畫展”開幕式。盡管狹小的大廳沒有空調(diào),匆匆而過的行人卻把美術館內(nèi)外擠了個水泄不通。雖然只是一場規(guī)模不大的地方性文化活動,但是克羅地亞國家電視臺、國家廣播電臺等近十家媒體紛至沓來,他們不僅專題采訪了浙江和伊斯特利亞兩省的領導,而且把此次畫展作為克中兩國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進行深入報道。正如國家電視臺記者所說:“這雖然只是兩省之間的友好往來,但是凝結著兩國人民的長期友誼,有助于兩國文化的溝通、理解和交流,重續(xù)馬可·波羅開創(chuàng)的友誼?!?/p>
克羅地亞各級政府十分重視此次漁民畫展,伊斯特利亞省外事部門協(xié)同普拉美術館制作了精美的宣傳畫冊,在當?shù)孛襟w和中央媒體進行宣傳,普拉美術館在展覽任務十分繁重的情況下,想方設法擠出場地無償提供給浙江。伊斯特利亞省省長雅克維奇、浙江省副省長陳加元以及各界嘉賓出席開幕式并饒有興趣地欣賞了漁民畫。雅克維奇在致詞中說:“我是一名經(jīng)濟學家,但是,我特別看重我們兩省之間文化的交流,文化的交流就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就是人民之間感情的交流。這次貴省的舟山漁民畫就讓我們看到了你們沿海的風土人情和漁民的生產(chǎn)生活場景,我們伊斯特利亞省也是一個沿海省份,很多漁民也畫畫。同樣是漁民畫,把它們放在一起比較,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所展現(xiàn)的生活、所表現(xiàn)的畫風、所體現(xiàn)的文化,又是那樣各具特色和個性?!?/p>
浙江漁民畫展引起了當?shù)孛癖姾捅姸嘤慰偷膹娏遗d趣,無論是展覽布置期間,還是開幕式后,大批外國友人涌進普拉美術館,他們一邊欣賞這些中國民間藝術,一邊詳細地詢問漁民畫的各種細節(jié)。畫展第一次使克羅地亞人民近距離地欣賞到富有浙江民間特色的文化藝術,他們對漁民畫家的豐富想象力、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十分欽佩,贊嘆每一幅作品的構圖、色彩、線條、技巧等居然出自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的漁民之手,紛紛表示希望能夠購買漁民畫留作紀念。伊斯特利亞政府不得不把原定10天的展覽時間延長到50天。
浙江漁民畫作為浙江特色的藝術形式來到地中海濱的普拉展出,是兩省友好關系建立以來的首次文化交流,在克羅地亞掀起了一股中國浙江的文化熱,使當?shù)馗麟A層人民充分感受到浙江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進一步密切兩省之間的關系,達到了增進友誼、加深了解、推動合作的目的。正如中國駐克羅地亞大使吳連起所說是一件“事半而功倍”的好事,以“漁民畫”為媒介的心靈之交,在重續(xù)舊情的同時,必將再譜兩國友好的新曲。
海之子的語言
漁民畫是一種特殊的繪畫傳統(tǒng),廣泛存在于歐洲、亞洲和非洲的海洋民族地區(qū),構成了一種富有地域特色和行業(yè)特征的文化習俗,舟山漁民畫就是這種別具一格的海之子的語言表達。
浙江省境內(nèi)的舟山群島不僅是東海海域的最大島嶼,也是中國乃至世界著名的漁場,更是歷史上對外交流與開放的重要港口,千百年來,潮起潮落地哺育了一代代以海為生的人民。漁民畫就是在這里生根繁衍的一種民間藝術。
作為一種原始的繪畫形式,漁民畫的發(fā)展植根于以“海”為生的獨特環(huán)境,漁民們世世代代的艱辛生活和神秘的傳說故事,船上人家天天與驚濤駭浪搏斗形成的磅礴胸懷,以及捕魚歸來時踩著細沙的輕松、興奮心情等種種以海為伴的環(huán)境、感覺與心情,賦予漁民一種不同于城市居民和鄉(xiāng)村農(nóng)民的心境和情懷。漁民畫最初的方法是在輔導者的“把握”下,以藝術手段上的不真實和生活細節(jié)的真實,以造型上的夸張、隨意和創(chuàng)作上的細致形成強烈反差。他們想象豐富,構思巧妙,神情生動,色彩鮮艷,散發(fā)著濃烈的海洋氣息。他們以植根在骨髓里大海的堅韌性格、豁達思維、開闊視野,用手中稚拙的畫筆去敘事、去抒情、去造境、去描物,繪畫出了五彩繽紛的大海生活,漁民的精神世界以及海島人的吃苦耐勞、迎浪而上的氣質(zhì)。通過這種率性、自然而隨意的創(chuàng)作,漁民畫以其特有的形式美感和表現(xiàn)力在現(xiàn)代中國民間繪畫藝術領域獨樹一幟。正如中國美協(xié)原副主席、浙江省美協(xié)原主席肖峰所說:“這些漁民畫家不是專業(yè)科班出身,他們通過對生活的感悟、豐富的想象,將美好生活通過畫筆來展現(xiàn),描繪出對未來生活的憧憬,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形式風格多樣,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很強的生命力。”
舟山漁民畫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分別在澳大利亞、日本、德國、法國、瑞典、挪威、西班牙、比利時和美國等展出,吸引了許多國外友人遠道而來學習研究。這次在克羅地亞的普拉美術館展出,更是吸人眼球,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