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性金融風暴,已經席卷了整個歐美市場,正向亞洲、中東非等地區(qū)蔓延。在金融風暴中,遭遇打擊最為沉重的是那些以銀行業(yè)、房地產業(yè)為支柱產業(yè)的國家,大規(guī)模涉入這些產業(yè)的阿聯酋也暫時受到沖擊。
阿聯酋經濟放緩
正如外媒所報道的,金融危機導致的油價下跌、消費下滑和房地產不景氣引發(fā)的嚴重的信貸危機,以及蕭條的旅游業(yè),似乎已經將阿聯酋壓得喘不過氣來。迪拜經濟是阿聯酋的縮影,過去,在阿聯酋7個酋長國中,迪拜是發(fā)展最快的。迪拜雖沒有什么石油儲量,但以金融業(yè)、房地產業(yè)、旅游業(yè)、港口貿易著稱的非石油經濟卻相當發(fā)達。金融危機的到來,使得迪拜經濟受到嚴重的沖擊,海外投資遭遇巨額虧損,房地產業(yè)資金斷層嚴重,大量的在建項目不得不停工或延期,目前,迪拜也是受災最嚴重的。種種不利消息,似乎已經讓迪拜陷入重重危機中難以自拔。昔日引以為豪的產業(yè),如今受創(chuàng)最為嚴重。好在迪拜政府儲備豐厚,盡管外債高達800多億美元,但3500億美元的雄厚資產使其短期內不會出現大的問題。阿聯酋整體經濟在經歷了連續(xù)幾年的增長后,已進入冷卻期,不過,財政盈余允許政府增加支出應對經濟下滑。近日阿聯酋公布了歷史上最大的財政預算,2009年預算高達422億迪拉姆(115.3億美元),較2008年同比增長21%。
盡管危機肆虐,但阿聯酋有其獨有的應對危機的優(yōu)勢。首先,阿聯酋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阿聯酋地處歐亞非結合處,是重要的轉口貿易所在地,輻射面非常廣,已與160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貿易關系。其完善的港口海運設施和便捷的航空中轉路線,為阿聯酋發(fā)展貿易提供了必要的支撐。全球最大的人工深水港——迪拜的杰貝阿里港就在這里,該港集中了阿聯酋l/4的貿易量。由自由港發(fā)展起來的杰貝阿里自由區(qū),推行外國投資者全資擁有注冊公司,并對區(qū)內貨物免征進出口關稅的優(yōu)惠政策,為轉口貿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目前也已發(fā)展得相當完善,入駐的企業(yè)數量,已從建立初期的19家發(fā)展到來自100多個國家的6000多家,其中不乏全球知名企業(yè),如微軟、思科、諾基亞、飛利浦、索尼、聯合利華、西門子、RBM、惠普、佳能、卡西歐等。
眾多知名廠商入駐自由區(qū),看中的是阿聯酋迪拜的世界中心位置以及良好的經商環(huán)境。迪拜的海運非常發(fā)達,到歐洲、非洲只需14天,到美國、日本20天,到東南亞9天,到中東任何一個港口都不超過兩天。另外,迪拜的空運也越來越方便。迪拜新國際機場正在建造中,建成后距離杰貝阿里港只要10分鐘的車程。當地政府還打算在新建機場旁邊設立一個占地25平方公里的物流城。建成后的物流城將是全球第一個把機場、海港及免稅環(huán)境結合在一起的物流平臺。
此外,阿聯酋政府給的稅收優(yōu)惠和貿易獎勵機制相當吸引人。無論在迪拜的杰貝阿里自由區(qū)、機場自由區(qū),還是在阿聯酋其他酋長國設立的自由區(qū),一律免除進口關稅和其他任何所得稅,貨物可自由進出港口,準許外資設立獨資企業(yè),允許利潤自由匯往國外。至于在自由區(qū)外的普通公司在稅收方面也非常的優(yōu)惠,除了5%的進口關稅,基本上也不征收其他稅收,無營業(yè)稅、消費稅,也無所得稅。良好的貿易環(huán)境,使得阿聯酋在全球的貿易地位迅速提升。其中,迪拜的對外貿易總額占到阿聯酋外貿總額的70%以上,成為繼新加坡、中國香港之后,全球第三大轉口貿易中心。
中國企業(yè)可穩(wěn)中求機
經濟危機下的阿聯酋迪拜,作為中東非市場的貿易集散中心的地位并沒有動搖,且有著良好的配套優(yōu)勢,貿易模式已經非常成熟,特別是轉口輻射西亞非市場的能力依然十分強勁。究其原因,中東地區(qū)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兩大資金庫之一,阿拉伯雄厚的資金實力對穩(wěn)定當地經濟,促進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以及創(chuàng)新都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物貿易層面,一旦當庫存商品達到警戒線時,采購活動必然會重新啟動。迪拜作為一個輻射能力達到10多億人口的中東集散中心,其輻射范圍內的大多數地區(qū)都不具備完全的自主生產能力,而輕工產品以及日用消費品有其剛性需求,恰恰也是中國企業(yè)出口到迪拜的主要產品。根據世界銀行《2009年在阿拉伯世界經商》的報告,阿聯酋還在最近被評為中東地區(qū)最容易開展貿易的國家。
雖然在危機中,消費者缺乏信心,或擔心失業(yè),會更加拉緊錢袋。但是,中國商品歷來以物美價廉著稱,出口到中東非市場的產品,大部分也是中低端產品。在全球消費力普遍下降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會選擇便宜的中國貨,來取代價格高昂的歐美同類產品。這對中國企業(yè)來說,應該是個機遇。
目前阿聯酋市場上,來自中國的商品占30%左右。我國對阿聯酋出口由機電、紡織品、鞋帽箱包、日用商品等構成,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中低檔價格定位也的確比較符合迪拜周邊很多國家和地區(qū)的購買口味,這種現狀近幾年也不會改變。中國自2003年開始就超過日本、德國,成為阿聯酋最大的供貨商。同時,阿聯酋也是中國在中東非地區(qū)最大的出口目的國。2008年1~9月,兩國貿易額高達209億美元,同比增長41%。阿聯酋已經成為中國在中東非地區(qū)最重要的貿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