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賞識?!毙抡n程理念下的習作點評,就是要凸現(xiàn)“開放”和“賞識”的特征。有專家對139名學生習作批改心理做了調查,其中,“希望老師大刪大改”的占1.4%;“不希望老師刪改”的占4.3%;“希望老師指出毛病后自己修改”的占94.2%。這一調查結果表明,教師“面目全非”地修改,無疑否定了學生的勞動成果,挫傷了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學生是不喜歡的。他們希望老師批改,但批改的形式應該是老師“批”,學生“改”,這種批改形式符合小學生習作的心理。因此,習作評批不應越俎代庖,大刪大改,而要通過開放和賞識的講評形式撥動學生的心弦,使他們在自改、互改的過程中領悟修改潤色習作的重要性,切實感受評析作文的樂趣。
一、為學生營造“開放對話”的講評課堂
習作講評實質上是學生、教師與作品“對話”的過程。因此,在作文講評課上應設計“自主對話”的環(huán)節(jié),突出“小作者與習作”、“讀者(學生、教師)與習作”之間多維對話的過程。
1.“自讀”。這是學生與自己的習作初次對話的過程。有人曾請教葉圣陶老先生怎樣修改作文。他回答:“唯一的竅門就是再念,再念,再念?!彼自捳f“三分文章七分讀”,這是傳統(tǒng)作文教學成功的經(jīng)驗,所以修改作文應該從反復誦讀開始。要讓學生養(yǎng)成文章寫好后首先要一遍又一遍地出聲念的習慣,凡是讀起來感覺不順暢,磕磕絆絆的地方一定要仔細推敲,認真修改,如果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順耳,那就可以說是一篇比較好的作文了。
2.“自評”。這是學生與自己的習作深入對話的過程,也是提高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要指導學生把自己認為此次習作中寫得最成功,最為得意的語句用不同的符號勾畫下來。譬如,好詞用小圓圈標出,好句用波浪線畫出,好段用上一個感嘆號等。一個個修改符號實際就是自我評價的標志。學生修改習作心理表明,自我圈畫得越多,就越能增強自信心,這種自我賞析的良好心態(tài)為有效的修改奠定了基礎。
3.“互評”。這是學生之間針對習作進行對話的過程。學生通過互評習作的題目、選材、構思等內(nèi)容,既學習別人習作的長處,又認識到自己習作的不足,使評析和修改有機地結合起來。如,低年級以“媽媽笑了”為題寫一段話。一位同學的習作初稿寫道:“媽媽見我放學不用大人護送,自己乘車回家,高興極了,笑得嘴都合不攏?!蓖ㄟ^同學的評析,習作加進了媽媽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媽媽見我放學不用大人護送,自己乘車回家,高興極了。她把我摟在懷里,笑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腮邊掛著兩個甜甜的酒窩,激動地說:‘女兒真的長大了!’”和單調的初稿相比,修改稿形象具體,讀起來如聞其聲,如見其人。通過有效的習作講評和修改訓練,學生逐步掌握了修改習作的技能。
二、為學生營造“賞識激勵”的講評氛圍
傳統(tǒng)的習作講評課,都是由教師精心挑選學生好、中、差的習作作為范例進行講評。評析優(yōu)秀作文時,教師總是神采飛揚,毫不吝嗇褒揚的語言;評析不足的作文時,言辭懇切,分析有理有據(jù)。但是對小學生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空泛的理性分析,而是可操作的具體指導和恰當?shù)墓膭睢R虼?,習作講評課應該為學生營造賞識激勵的氛圍,搭建一個展示習作,互相交流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生可以欣賞自己,也可以欣賞別人;可以欣賞全文,也可以欣賞片段,甚至一句話。讓學生在不斷賞析的過程中提高表達能力。具體方法如下:
方法一:引導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賞識習作,推薦或自薦習作。
推薦。學生可以在自評或互評的基礎上,推薦自己心目中的好習作在全班交流,并與教師共同點評,從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借鑒別人的長處,重新修改自己的習作。
自薦。學生可以把自己的習作推薦給全班同學,請同學們評議。自薦習作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展示自我的自信心,又使他們體會到,一個人的成長除了自身積極進取外,還要善于向別人學習,借鑒他人的做法和經(jīng)驗。對于自薦習作的同學,教師應該給予肯定與鼓勵。如,特級教師于永正在傾聽學生宣讀自己的習作時,及時給予評價:“你的習作真是一個很好的故事,給你打150分。三分文章七分讀,如果你讀得慢些,還可以給你另加20分。”在不經(jīng)意的評價中,既有方法的點撥,還有不吝嗇分數(shù)的鼓勵。當學生通過努力得到加分時,他們不就逐漸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技巧了嗎?
方法二:教師和學生共同賞識,使習作評析與修改成為享受型的活動。
在習作講評過程中,可采用多種形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而不是只讓幾個優(yōu)秀學生“獨領風騷”。如,靳家彥老師的一次作文講評課設計就別具特色。講評課開始時,靳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小小作家筆會”六個漂亮的美術字,并讓學生推薦兩位同學來主持此次筆會,這種新穎的講評形式吸引著每一個學生。請看下面片段。
師:剛才40分鐘同學們在下面寫,我什么也沒說,也沒個別指導。這節(jié)課,我們要進行這篇作文的講評,我還沒來得及看你們的作文,因此,想請兩位同學替我主持。我先聽聽兩位主持人的意見,你們準備怎樣主持呀?
生1:我覺得作為主持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使現(xiàn)場的氣氛活躍起來,和大家打成一片。
生2:我準備讓每一個同學先介紹自己所寫的作文題目,然后讓同學們選出自己了解的作文。在讀作文時,如果有意見可以隨時提出,歡迎同學們對他的作文進行評點。
師:主持人的方案能通過嗎?
(全班學生鼓掌通過。)
這次習作講評課的創(chuàng)意在于教師信賴學生,把講臺讓給學生,充分展示學生的才情,尊重學生的話語權;讓學生主持,拉進了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方法三:教師對每一個學生的習作都應該給予恰當?shù)募钆c賞識。
首先,教師要寫出激勵性的評語。習作評語是指導學生習作的點睛之筆,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求,把每一次評語看成是與學生親切的交談和情感的溝通,讓學生從教師溫馨的評語中感到自己就是一塊金子,自己具有較大的潛能,自己能寫好習作,習作并不是多么神秘和困難的事。人們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同樣,好習作也是夸出來。如,一位老師對學生習作《老師,我想對你說》的評語是:“我很欣賞你的這篇習作,也欣賞你對老師說的話,謝謝你把心里話告訴老師?!睂W生習作《我成功了》,一位教師的評語是:“老師為你的成功感到高興,更為你不懼失敗的探索感到驕傲。”這種“對話“式的評語能激起師生情感的共鳴,使評語成為師生之間“對話的平臺”和“情感的通道”。
其次,教師要及時評價。在指導學生修改習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敏銳地觀察學生在修改中的突出表現(xiàn),給予及時評價,對于學生習作中的細微不足,給予點撥指導,讓學生在認真的修改與教師的認可中,使自己的作文越改越好。如,在修改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對學生的評價由原來的“良”當眾改為“優(yōu)”,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最大的鼓勵。還可以根據(jù)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為學生設計“個性獎”、“幻想家獎”、“希望獎”、“故事大王獎”……讓學生在不同的獎項中感受到只要付出就會有認可,有回報,從而激發(fā)學生修改習作的內(nèi)驅力。在教師巧妙的激勵中,學生就能充滿信心地修改自己的習作。
作者單位
昆明市五華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責任編輯:徐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