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節(jié)普通的英語課,卻又是一節(jié)不尋常的英語課:它充滿了尊重和關愛,它挽救了一個學生的靈魂,造就了一個人才,成就了一個人美好一生——這就是作家趙麗宏筆下的那節(jié)《沒讀“l(fā)ame”的一課》。
文中的“我”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孩,正上初中,不幸的是“我”的腿有殘疾——是個瘸子,但更不幸的是,“我”的心靈上也有殘疾——自卑、沮喪。更要命的是,即將到來的英語課上就要學到一個“我”刻骨避諱的單詞“l(fā)ame”(瘸子)。這使得“我”心驚膽戰(zhàn),如臨末日。但奇怪的是,上課時不僅教英語課的王老師從沒讀過這個單詞,整節(jié)課乃至后來的晨讀上都沒有人讀“l(fā)ame”!而自從這節(jié)課后,“我”的身上居然也發(fā)生了神奇的變化:我找回了屬于自己的自信和快樂,“我”的各科成績都越來越出色,“我”最終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知名大學,“我”有了幸福的人生結(jié)局……直到10年后的同學聚會上,通過知情人的講述,“我”才明白:原來,那節(jié)課之所以沒讀“l(fā)ame”,完全是由于王老師事先的精心安排??!
就是這節(jié)沒讀“l(fā)ame”的英語課,竟然呵護了一個少女敏感脆弱的心靈,如陽光般照射了她的一生。此時,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王老師那無私博愛、尊重學生、為人師表的高尚靈魂??!他以事實告訴我們:尊重,有著神奇的力量。
我想起了發(fā)生在自己童年的一件事。上小學三年級時,一個夏日,我穿了一雙漂亮的新涼鞋,自豪而神氣地去上學——此時的我感覺自己就像個小公主。走進學校,見鞋子上有些塵土,我就徑直到校園的水池邊上去洗鞋子。想不到,這個無意的舉動竟引來了我童年時代一場刻骨銘心的災難。正當我滿心歡喜地洗鞋子時,忽聽背后有人大喝了一聲。我渾身一顫,回頭看去,是學校政教處的老師。在對我厲聲訓斥了一番之后,他竟提出一個令我至今難以釋懷的懲罰方式:命令我當眾喝兩口池水!
我呆了??粗汤蠋熌菑垷o情的臉,我只覺得自己被溺在了深水之中,想掙扎而又無能為力,想呼救卻又被洶涌而來的浪頭打得難以出聲……最終,和著屈辱的淚水,我咽下了兩口池水。忘了是怎么度過那個下午的,只記得一回到家里,我就扔掉了小花書包,拼命地撕扯著那雙涼鞋,哭得幾乎要背過氣去……此后,那一幕就如噩夢般纏繞在我的腦際,揮之不去,每每令我心驚不已。我無法再走進那所給了我巨大恥辱的學校,甚至不想上學了。無奈之下,父母只好把我轉(zhuǎn)到鄰村一所條件極差的小學去借讀,這才使我學完了小學課程。
此后的許多年,這件事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記憶里。每每想起它,一種難言的恥辱感就緊緊地攫住了我,使我的心禁不住地瑟縮起來。我常想:假若當時父母對我聽之任之,不想辦法讓我繼續(xù)自己的學業(yè),那么我的人生會是怎樣的下場?我還會像如今一樣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嗎?那個不懂得尊重學生人格的政教老師,較之《沒讀“l(fā)ame”的一課》中那位可敬的王老師,實在是兇神與天使的區(qū)別??!
學生們是一株株尚未經(jīng)歷過風霜雨雪的幼苗。敏感脆弱而且自尊心極強的他們,首先需要的是人格上的尊重。尊重之于他們,是和煦的春風、溫暖的陽光、甘甜的雨露。而漠視人格尊重的行為,正如狂風暴雨一般,帶給他們的只能是深深的傷害,甚至是心靈上的摧殘。身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的職責是全身心地呵護學生,幫助學生成長為一棵棵參天大樹啊!
愿我們?yōu)槿藥煴碚叨加涀∵@《沒讀“l(fā)ame”的一課》吧,記住那位可敬的王老師,記住王老師那閃耀著人性光輝的教育行為,記住尊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