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64歲的美國投資銀行家,羅伯特·勞倫斯·庫恩接受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委托,為中國改革30年歷程作傳。
這本名為《中國30年——人類社會的一次偉大變遷》的書,已于2008年歲末出版,而英文版則將由約翰成立出版公司在全球發(fā)行。
此前,庫恩在2005年出版了一部前中國最高領導人江澤民的傳記《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成為中國大陸出版的首部在世最高領導人的傳記。
一些政府部門的網頁顯示,庫恩在會見中國高官時的身份較為中立——庫恩基金會董事長。由此可見,庫恩這個名字本身在中國就是一個品牌,超過那些諸如花旗這樣的他在其中擔任高級職務的跨國大公司。
《中國30年》
與《江澤民傳》歷時近4年的寫作周期不同,《中國30年》從構想到出爐只有10個月時間。
2007年12月9日,中宣部部長劉云山在與庫恩的一次會談中問及他的下一步計劃是什么,并提到如果由他來寫一部關于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書,一定很有意義。對于這個提議,庫恩很感興趣。
庫恩和搭檔朱亞當列出了一份120多人的采訪名單,然后一個由10多人組成的團隊便開始運作。這個團隊的成員包括相當于總制片人角色的朱亞當,12-14名美國頂尖高校中來自中國大陸的學者、在讀博士和數位居住在中國大陸,精通中國歷史、中共黨史的學者。團隊成員不僅負責收集整理中文資料,還要將這些資料翻譯成英文交給庫恩。庫恩的任務就是把這些資料組織起來,講述給海外讀者。
庫恩說,這本書得到了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的大力協(xié)助。新聞辦不僅幫助他聯(lián)系安排采訪、開具介紹信,甚至安排專人按他的要求尋找合適的采訪對象,以及提供僅供內部使用的歷史資料和一些尚未向公眾公開的新解密檔案。
盡管采訪了眾多重量級的中國高官,但庫恩并沒有把書做成一本“中國高官訪談錄”。他把高官們的訪問打散,分插到書中的五個部分——改革的指導原則、歷史脈絡、運作機制、各部門的改革和未來前景。這樣對中國改革的縱向切割,讓人頗為驚異作者是一個不通中文的美國人。
同樣令人好奇的還有庫恩在中國的身份。他既是許多跨國公司中國戰(zhàn)略的策劃者,也是中國在西方的義務宣傳員。庫恩說,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批評是有偏見的,所以他要寫下“真實全景式的中國故事”。
寫作《江澤民傳》
庫恩的自我描述中,向世界介紹中國是他的一項重大“愛好”。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庫恩在經商的同時,就與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科技部、原國家經貿委等許多部門進行廣泛接觸和合作。
但在眾多項目中,最終確立庫恩在中國聲望的則是《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的寫作和出版。
庫恩說,此書的緣起還是在2000年9月。有一天,庫恩在家里收看江澤民接受美國哥倫比亞電視網《60分鐘》節(jié)目主持人華萊士的電視采訪。很多西方國家的首腦對華萊士犀利的提問都有幾分畏懼,可是看到江澤民鎮(zhèn)定自如地侃侃而談,庫恩說,他產生了為江澤民作傳的想法。
不過庫恩承認,他寫這本書沒有采訪過江澤民本人。在公開場合,他也僅見過江澤民三面,第一次是1993年在古巴國賓館,當時江澤民正在古巴進行國事訪問;第二次是2000年在紐約的一個招待會上;第三次是2003年11月在北京。
《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在中國引起了巨大反響,也使庫恩在中國獲得了空前的榮耀。
早年庫恩
1944年,庫恩生在美國紐約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父親是紐約一家時裝成衣公司的老板,曾擔任美國時裝協(xié)會主席。母親則是一個很有教養(yǎng)的猶太女人,婚后便在家相夫教子。
和中國人一樣,猶太人也格外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庫恩的右眼先天性失明,自小便由家庭教師授業(yè)。他沒有上過小學、中學,15歲就直接進入大學。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人類生物學學士學位后,22歲的庫恩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人腦學博士學位,這使得庫恩在簡歷中獲得了科學家的身份。
庫恩會說英文、德文、法文和希伯來文,但不諳中文,只能進行簡單交際。
上世紀80年代是庫恩事業(yè)的發(fā)端時期。他先后幫助三井、長期信貸銀行、住友信托和后來的日商巖井等日本企業(yè)大量收購美國資產。在這一系列的并購交易中,庫恩獲得了他經商的第一桶金。
庫恩在華商業(yè)利益
庫恩的妻子、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在參與著庫恩的一系列中國項目。他建立了庫恩基金會,通過這個基金會安排,庫恩的妻子、鋼琴家朵拉·賽維亞里安先后在2005年、2006年與中國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和廣州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提高了國際知名度。而庫恩的大兒子阿隆是電影剪輯師,小兒子亞當是電影融資制片人,女兒丹妮拉則是一名演員和主持人。他們曾一同為父親與中國外宣部門聯(lián)合制作的《探索中國》《重新發(fā)現(xiàn)中國》《中國》等大型電視紀錄片節(jié)目工作。
庫恩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有人說共產黨花錢雇傭我們寫這本書,給共產黨樹碑立傳。我想說的是,誰也雇不起我說心里話?!?/p>
庫恩曾表示自己寫書并不是為了賺錢:“在寫作《江澤民傳》的4年間,我本人在中國沒有從事任何商業(yè)項目,停止了在中國的一切商業(yè)活動,沒有收到任何直接或間接的經濟報酬。”
2006年,庫恩接受美國國際管理集團(IMG)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特德·福斯特曼邀請,成為IMG的合伙人。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8天,央視與IMG簽約成立推動中國國內體育賽事發(fā)展的“央視IMG體育賽事管理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計劃是,從本屆奧運會中多發(fā)掘幾個像姚明、劉翔一樣的奧運平民英雄。除了經營包裝體育明星外,IMG還負責推廣各項知名比賽項目,而奧運會后的體育產業(yè)則成為IMG更為著眼的目標。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庫恩正在利用自己的聲望,幫助IMG大舉進入中國的文化產業(yè)市場。
庫恩身邊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庫恩的所作所為純粹是出于激情,他是個很富有的人,不需要靠寫書掙錢。2005年《江澤民傳》出版后,庫恩就通過出版社,將他50%的版稅捐給了北京前沿科學研究所、希望工程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用于中國社會體制改革研究)。
朱亞當說,他和庫恩正在籌劃一個更宏大的“計劃”,預計將在2012年面世。他們在中國的歷險還將繼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