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我國1990-2005年時間序列數據。采用“兩階段”LMDI方法。先將能源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相關影響因素分解為產出規(guī)模、能源結構、排放強度和能源強度四個方面;再引入產出結構效應,對減少碳排放起關鍵作用的變量——能源強度進行再次分解。在此基礎上,以產出規(guī)模和能源效率這兩個對碳排放的增加和減少起關鍵作用的變量為依據,界定“高增長、高效率”、“低增長、低效率”、“低增長、高效率”和“高增長、低效率”四種不同的經濟增長方式。劃分出不同的時期,分析我國碳排放周期性波動的特征。研究表明,自上世紀90年以來,我國四個階段不同經濟增長方式的差異是碳排放波動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其中2000—2004年“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率”的經濟增長方式直接導致了碳排放的顯著增加。因此,有效控制和減少碳排放的根本途徑在于切實轉變增長方式。
關鍵詞 二氧化碳,LMDI,能源消費。經濟增長
中圖分類號 X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2-2104(2009)03-0018-0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