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體弱者常常被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炎等細菌感染所困擾,為消炎反復使用抗菌素希望將體內細菌統(tǒng)統(tǒng)殺死。然而,反復使用抗菌素,不僅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感染死亡者中有85%是由耐藥菌所致),還會殺死體內有益健康的細菌,破壞菌群的平衡。北京朝陽醫(yī)院急診科主治醫(yī)師李鵬指出,在人體的呼吸道、口腔、皮膚、腸道等器官寄生著數(shù)以億計的有益細菌,這些細菌在正常情況下不但不會引起疾病,反而是治病的“良藥”。中老年人保護好這些細菌可防病治病和延年益壽。
在人的呼吸道、口腔、皮膚、腸道、陰道等器官中,寄居著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菌群,當這些菌群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能保護機體免受外來有害病菌的傷害,構成一道抵御外界病菌入侵的天然屏障。此外,這些有益菌對人的衰老和壽命具有重大影響。但是,當人處于過度疲勞、受涼、長期營養(yǎng)不良、患慢性疾病等情況下,很容易造成菌群失調,失去抵御外來有害病菌的能力,從而導致口腔潰瘍、霉菌感染、反復肺部感染、陰道炎癥、腹瀉等問題。隨著年齡增長,中老年人體內的有益菌不斷減少,反復服用抗菌素就會雪上加霜,而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措施保護體內有益菌,這才是防病強身的根本。
皮膚 生存著大量類白喉棒狀桿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丙酸桿菌等細菌,這些細菌在正常情況下可以抑制外來有害病菌的生長。但如果長期使用抗菌沐浴液、香皂等,這些有益菌群被破壞,自然界的有害病菌就會損害皮膚并出現(xiàn)紅腫、皮疹甚至霉菌感染。
對策 幫助有益細菌在皮膚上繁殖。①避免使用堿性肥皂和沐浴液,因為正常皮膚呈弱酸性(pH值在5.5左右),適宜有益細菌生存,堿性物質會引起皮膚上的菌群失衡。②中老年人的貼身衣物應使用中性或弱酸性洗衣粉洗滌,并清洗干凈。③沐浴后涂抹自制潤膚露(20毫升甘油、20毫升白醋和20毫升礦泉水調勻),可維持皮膚弱酸性及滋潤度,保護有益細菌。
口腔 口腔黏膜有大量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類白喉棒狀桿菌、乳桿菌、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梭菌、類桿菌等。這些細菌在口腔內形成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微環(huán)境,參與細胞代謝,起到免疫和自凈的作用。研究表明,口腔中的唾液鏈球菌可產生過氧化氫,這種物質能預防白喉、腦膜炎等疾病。
對策 ①減少使用抗菌牙膏及漱口水,因為其中的抗菌素成分會抑制有益細菌,誘發(fā)炎癥、齲齒等口腔疾病。②適量吃些粗糙、含纖維的豆類、芹菜等食物,并充分咀嚼(咀嚼20下再咽下),因為咀嚼可刺激唾液分泌,促進有益細菌生長,抑制有害菌。
呼吸道 有大量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卡他摩拉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類桿菌等,這些正常菌群可刺激外周血單核細胞和肺泡中巨噬細胞活性,加快T淋巴細胞成熟,預防呼吸道感染。
對策 保護呼吸道有益菌群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冬季氣候干燥,將20毫升食醋加入2000毫升水中,在室內煮沸20分鐘,每天一次。可增加空氣濕度,滋潤呼吸道黏膜,有利于維持呼吸道菌群平衡。②每天早飯后,可在茶杯中倒入四分之三杯開水,加入3~5滴茶樹精油,鼻子離茶杯10~15厘米,用鼻呼吸。③如有感染加重服抗菌素時,不要頻繁更換抗菌素,也不要同時服用幾種抗菌素,因為這樣不利于治療,并會大量殺滅有益菌群。
腸道 有大量葡萄球菌、產氣莢膜梭菌、類桿菌、雙歧桿菌、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等,這些有益細菌在腸道內能合成維生素B族、維生素K、維生素C、生物素、葉酸等營養(yǎng)素。其中維生素K只能靠腸道中大腸桿菌合成,無法從食物中獲取。乳酸桿菌等在消化道內繁殖,能促進消化道內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正常菌群作為一種抗原刺激,使機體產生免疫反應,增強腸道抵抗力,預防腸炎、痢疾、腫瘤等疾病。
對策 ①中老年人最好每天飲250毫升發(fā)酵型酸奶,補充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等有益細菌。②每周吃2~3次用鮮酵母發(fā)酵的全麥或雜面饅頭。③用大米50克、燕麥50克加水煮熟后,加入神曲(中藥店有售)15克用小火再煮10分鐘即可,每天早晚食用。神曲可促進雙歧桿菌等有益的厭氧菌生長,維護腸道健康。
陰道 有大量乳酸桿菌、大腸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類白喉棒狀桿菌等細菌,這些細菌在正常狀態(tài)下維護著陰道的健康。乳酸桿菌黏附在陰道黏膜上皮細胞上,通過發(fā)酵糖原產酸,阻止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害細菌的繁殖。一旦乳酸桿菌受到抑制,致病菌就會大量增殖,出現(xiàn)外陰瘙癢、白帶異常等陰道炎癥狀。
對策 女性絕經期后,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陰道的有益菌群減少,自凈作用減退,故易患陰道炎。①避免用堿性洗液清洗外陰。②每周吃3次豆制品,每次50~100克,補充植物雌激素,改善陰道環(huán)境。③可用100毫克維生素C溶于250毫升生理鹽水中,洗外陰或沖洗陰道,改善陰道酸堿度,保護有益菌群。
據《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