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前聊齋
學完了課文《開國大典》,森林小學五(1)班的熊老師告訴同學們:“ 作者把開國大典的過程和場景寫得很清楚。我們也可以學習《開國大典》中場景描寫的方法,選擇一個場面,按一定順序寫下來?!?/p>
熊老師剛說完,小猴同學就舉起了手問:“老師,什么是場面描寫?”熊老師耐心地對小猴說:“場面描寫其實很簡單,平時在學校里,我們會經常參加一些活動,如義務勞動、聯(lián)歡會等等,這些活動往往會成為我們習作的材料。要把當時活動的情景寫出來,讓人感受到活動的氛圍,我們就要對活動的場景、人物等進行描寫,這就叫做場面描寫。”
小猴聽后點了點頭。這時坐在小猴后面的小狗同學也舉起手問:“那應該怎樣進行場面描寫呢?”
熊老師摸了摸小狗的頭,微笑著說:“在進行場面描寫時,我們用得最多的一種方法是點面結合?!妗菍φ麄€場面上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進行概括性的描述,而‘點’則是抓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個人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進行具體描寫。這樣有‘點’有‘面’,既渲染了氣氛,又讓我們看到了整個場面的情景,感受到整個場面的氛圍?!?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明白如何寫好場面描寫。熊老師拿出一篇范文讀給大家聽:“汽車站那兒還停著一輛公交車,黑壓壓的人群堵在車門口。走到跟前時,見人們發(fā)瘋似的往車里擠。有幾個小青年順著車邊擠成一串,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還有一個膀大腰圓的小伙子,橫著身子往里拱,那些小孩被擠得哇哇大哭?!?/p>
熊老師說:“短文寫了擠車的人多,這是從‘面’上來寫;接著抓住一個小伙子的動作,具體寫出他是怎么擠的,這是從‘點’上來寫。大家在寫活動場面時,可以用上點面結合的方法,具體生動地寫出活動的氛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