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作家和人民藝術(shù)家。他自幼酷愛讀書,終日與書為伴,假如將書比作一棵大樹,那么他就是緊緊纏繞攀援其上的藤蘿。不過,在讀書過程中,老舍覺得自己有個很大的毛病,那就是以往看過的書十之八九都不記得了,即使有的有些印象,也是朦朦朧朧的。這使老舍感到很苦惱,怎樣讀書才能有收獲呢?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他“對癥下藥”,為自己開了張讀書“藥方”:
一是隨讀隨做筆記。這不僅有助于記憶,而且是自己檢驗自己,看看到底有何心得。日子長了,讀書多了,再翻翻舊筆記,看一看,就能發(fā)現(xiàn)昔非而今是,看法有所不同,有了進(jìn)步。
二是讀了一部文藝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幾部作品后,找有關(guān)這些作品的研究、評論等著述來讀;或讀一讀這個作家的傳記,以使自己對這些作品及這個作家有更深刻的了解,從而得到更多的營養(yǎng)。
自從開了這張“藥方”,老舍讀書果然大有收獲。
【梅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