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 可可,你在干什么呢?
可可 我正在總結(jié)一些描寫人物所用的方法呢。
媽媽 是嗎?那你說說看。
可可 讓我想想,有外貌、動作、心理、語言等描寫。
媽媽 想知道更多描寫人物的技巧嗎?那就快跟媽媽走吧!
怎樣才能把作文寫得形象生動呢?這是愛好寫作的青少年朋友經(jīng)常會提出的問題。答案自然包括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必須描述得“具體”些,以具體的人物情態(tài)、事件場景來克服概括性文字的空泛蒼白。
讓我們先讀一讀劉紹棠《榆錢飯》中的一段描寫:
丫姑野性,膽子比人的個兒還大;她把黑油油的大辮子七纏八繞地盤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齒咬著辮梢兒,光了腳丫子,雙手合抱比她的腰還粗的樹身,哧溜溜,哧溜溜,一直爬到樹梢,岔開腿騎在樹杈上。
短短幾句描述,丫姑像個勇敢而又機靈的小男孩,手腳麻利、動作敏捷地爬樹的情景便呈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丫姑“膽子大”的形象被描繪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作者筆下的文字能產(chǎn)生如此的藝術(shù)魅力,關(guān)鍵就在于描述“具體”。試想,假如沒有對“爬樹”的“具體”細節(jié)的描繪,文章還能如此精彩動人嗎?讀者還能對頗具野性的“假小子”丫姑留下這般深刻的印象嗎?
寫人記事只有描述“具體”,才能給人留下真切的難以磨滅的印象,人物才能血肉豐滿,活靈活現(xiàn)地立于紙上,故事才能讓人如見似睹,生動感人;反之,無論你的文句如何優(yōu)美華麗,也算不得好文章。著名語言學(xué)家呂叔湘在《文章評改》中指出:“比如要寫一個人力氣很大。一上來,就說‘這個人力氣很大。走到人面前,一看就知道是個大力士,遠近聞名,沒有一個不佩服’,如此等等一大堆,雖然最后也敘述一件具體事實,但讀者總覺得頭上的話多了些。如果換一種寫法,頭上只說‘這個人力氣很大’,就這么一句,接著就寫事實,‘有一天有一頭牛野性發(fā)作,亂沖亂撞,他一下子抓住牛犄角,扭來扭去,終于把它制服了’,這樣寫反而更有力量?!?/p>
那么,怎樣才能寫得“具體”呢?
首先,必須擁有。要寫得“具體”,就必須擁有“具體”的素材。有道是“功夫在詩外”,平時要細致地觀察,仔細地體味,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斷地在生活實踐中積累鮮活的素材。對所描寫的人與事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以至細枝末節(jié),都絕不放過。正像上面丫姑爬樹時脖子纏長辮、白牙咬辮梢、雙手抱樹身、岔腿騎樹杈……的“具體”細節(jié),倘若沒有細心的觀察,是難以下筆的。觀察還須深入體驗,反復(fù)揣摩,把自己置身于事件之中,熱情地擁抱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唯有這樣,才能寫出洋溢著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其次,認真挑選。絕對不可將所有的“具體”內(nèi)容都一股腦兒地寫進去,而應(yīng)從表現(xiàn)中心的需要出發(fā),確定哪些要寫,哪些不寫;哪些詳寫,哪些略寫。選取最能凸現(xiàn)中心的“具體”的人物言行、事件情節(jié)、場面情景、細枝末節(jié)……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這樣“具體”地寫人就能讓讀者“如見其人”,敘事則讓讀者“如臨其境”。
愛好寫作的同學(xué)們可細細品味上面所說的話的內(nèi)涵,真誠地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從觀察入手,積累素材,堅持不懈地寫觀察筆記、閱讀手記、練筆隨記,多讀、多想、多練、多寫,就一定會有形象生動、精彩感人的美文佳作在你的筆下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