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1月21日,翟志剛出生在黑龍江的一個小鄉(xiāng)村。翟家當年家境十分貧困,父親常年有病,幾個哥哥姐姐成家早,重擔都壓在母親一個人肩上。盡管生活艱難,但目不識丁的母親對子女上學的事卻毫不猶豫,她曾這樣說:“咱翟家砸鍋賣鐵也要供幾個孩子讀書?!痹谀莻€貧困的村莊,翟家是極少數(shù)幾個將6個子女全部供讀到高中的家庭之一。
童年就經(jīng)歷艱難的翟志剛深深地懂得父母的艱辛,從小就幫助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農(nóng)活。
1985年5月,國家空軍飛行學院到黑龍江招收飛行員。許多男生都向往當一名軍人,翟志剛也不例外。當時全校有100多名學生報名。經(jīng)過檢查、考試,最后只剩下翟志剛一人。
臨走的前一天,母親破例沒有出去賣瓜子。她出去買了一個大黃提包,想幫兒子收拾收拾行李。但家里實在沒有什么可帶的,偌大的包中空空蕩蕩的。母親落淚了:“兒呀,媽多想給你裝上一大包你愛吃的愛穿的,可媽和這個家實在沒什么讓你帶的,只能讓你帶兩包媽炒的瓜子?!?/p>
到空軍飛行學院后,翟志剛每月津貼12元,他只留兩元,其余全寄給了母親。有一年,讀軍校的翟志剛回家探親,臨走前,他將一個用紙糊的箱子交給母親。母親打開一看,里面全是硬幣,足有200多元??粗@個箱子,全家人都哭了,看得出這是他一分一分攢起來的。
在母親殷切的期望中,翟志剛成長起來了,他先后任飛行大隊中隊長、飛行教員。
1996年,選拔航天員的消息激發(fā)了翟志剛在少年時代立下的航天夢想。這年初夏,翟志剛接到通知,參加航天員初選體檢。幾個月下來,1000多名初選入圍者已所剩無幾。而翟志剛順利地闖過一關又一關,他的臨床醫(yī)學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項檢查的指標都達到優(yōu)秀。從飛行員到航天員,很多東西要從頭學起。光基礎理論訓練就有十幾門課程。翟志剛回憶說:“我飛行駕駛已過了1000小時,基本上可以吃老本了。到這兒后,天天要像準備高考的學生似的趴在桌上讀書,學的東西還都很枯燥。聽起來很吃力,開始的確不適應。初來時的兩年,晚上12點之前就沒睡過覺?!?/p>
他從戰(zhàn)斗機部隊的飛行員中脫穎而出,于1998年正式成為航天員,開始了他的刺破蒼穹之夢。2008年6月,翟志剛入選“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乘組。
北京時間2008年9月27日16點43分24秒,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開始出艙,16點45分17秒,翟志剛邁出了中國人在太空行走的第一步,16點59分,結束太空行走,返回軌道艙。北京時間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號航天員成功返回地面。
故事鏈接
生命的輝煌在于個人的勤奮努力。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家庭出身,但我們可以選擇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磨練頑強的意志,生命的意義在于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