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閱讀3
在非洲國家肯尼亞艾爾剛,是非洲象經(jīng)常出沒的地方。每年的干旱季節(jié),非洲象就成群結(jié)隊地走進那兒的山洞,一直來到陰暗潮濕的中央大洞,然后用它們長長的象牙,在洞壁上挖鑿下一塊又一塊的巖石,接著用自己的大鼻子卷起巖石,一口一口地吞進肚子里。
非洲象是吃植物的,怎么會吃起巖石來呢?原來,在非洲象吃的植物里,硝酸鈉鹽含量太少,遠遠不能滿足非洲象的需要。而肯尼亞艾爾剛山洞的巖石中所含的這種礦物質(zhì)卻很高,差不多是這個地區(qū)植物含鹽量的100多倍。在干旱季節(jié),龐大的非洲象會大量出汗和分泌唾液,身體里的鹽分消耗就會特別大,非洲象就“饑不擇食”吞吃這些巖石來補充身體中所缺乏的鹽分。
看來,這非洲象還真是“能屈能伸”呢。
(選自《動物與植物之謎》)
快樂練習
1.改正下面的錯別字。
像牙( ) 好象( )
能曲能伸( )成群節(jié)隊( )
2.寫出下列反義詞。
潮濕——( )陰暗——( )
龐大——( )消耗——( )
3.說說非洲象為什么要吞食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