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文入院】
編胡子
記得五歲那年,我剛學會編辮子,見什么就編什么。
那天晚上,我們全家都在院子里乘涼,爺爺舒舒服服地躺在涼椅上。不安分的我動起了“壞心眼”:對,給爺爺編胡子!我趁家里其他人都進屋看電視的機會,悄悄地把我的那把小梳子拿了出來,先把爺爺的胡子梳通。然后把爺爺的胡子分成三撮兒,每一撮兒分成三股,然后你壓它,我壓你地編好了一撮兒,然后解下自己頭上的花皮筋,認認真真地綁了起來。我又開始編第二撮兒,爺爺的頭擺動了一下,嚇得我連忙往屋里跑。他收起了涼椅往屋里走。爺爺剛一進屋,媽媽首先看見了爺爺,不禁咯咯咯地笑了起來。爸爸、奶奶、叔叔聞聲回頭一看,也跟著大笑了起來。
這一夜,我們家充滿了快樂,充滿了笑聲。
【病因診斷】
這篇文章的材料選擇得很好,很有新意。但在看完文章以后,總感覺像喝了白開水一樣,毫無滋味可言。究其原因,其一就是小作者在寫作前沒有進行很好的構思,使文章銜接不自然,情節(jié)不合常理。如:小作者是怎么想到給爺爺編胡子的,爺爺當時是睡著了還是醒著等,都沒有交代清楚;另外,結尾部分寫得不夠生動、具體,應增加適當的描寫,這樣文章的表達效果會更好。
【病愈出院】
編胡子
記得五歲那年,我剛學會編辮子,于是見什么就編什么,什么帽子上的假發(fā)、家里的窗簾流蘇……都是我編的對象,就連爺爺的胡子也沒逃過我的“魔爪”。
那天晚上,我們全家都在院子里乘涼,爺爺舒舒服服地躺在涼椅上睡著了,還發(fā)出了響亮的鼾聲。不安分的我動起了“壞心眼”:對,給爺爺編胡子!我趁家里其他人都進屋看電視的機會,悄悄地把我的那把小梳子拿了出來,先把爺爺的胡子梳通,見爺爺沒醒,就專心致志地編了起來。
我先把爺爺的胡子分成三撮兒,每一撮兒分成三股,然后你壓它我壓你地編好了一撮兒,然后解下自己頭上的花皮筋,認認真真地綁了起來。我又開始編第二撮兒時,爺爺的頭擺動了一下,嚇得我連忙往屋里跑。爺爺醒了,他收起了涼椅往屋里走。爺爺剛一進屋,媽媽首先看見了爺爺,不禁咯咯咯地笑了起來。爸爸、奶奶、叔叔聞聲回頭一看,也跟著大笑了起來。爺爺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對,趕緊上下瞧瞧,左右看看,拉拉衣袖,拽拽衣襟。他的這些動作讓大家笑得更直不起腰來了。爺爺拉拉我,求援似的問:“穎穎,告訴爺爺,爺爺怎么了?”我看著爺爺的滑稽樣,笑得抱著肚子說不出話來。爺爺見我們都在笑,自己也莫名其妙地笑了起來……
這一夜,我們家充滿了快樂,充滿了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