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一起床,就看到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哦,起霧了!
走在上學的路上,白色的霧在我的前后左右圍繞著。霧很大,把我的頭發(fā)和衣服都弄得濕漉漉的,真讓人頭疼。不過,霧雖然有點討厭,但它還是有讓我們喜歡的地方呢!它就像個頑皮的小精靈,我一動,它也跟著動;剛想伸手抓住它,它又調(diào)皮地躲開了。我整個人好像電視里的神仙一樣騰云駕霧,多有趣?。∮袝r它又像和人們開玩笑,對面來了個人,直到差點碰頭了才讓你發(fā)覺;等它散開了,才能隱隱約約讓你看到路邊的房屋和樹木……(用“不過”巧妙過渡,借“雖然……但……”過渡,將霧的“討厭”與“可愛”連接到一起,使句子前后連貫起來。)
霧是從哪里來的呢?聽老師說,當貼近地面的空氣受到冷空氣的影響或者水蒸氣的含量達到飽和的程度時,空氣中懸浮的大量水滴就會凝結(jié)成乳白色的霧。(設(shè)問過渡,將文章引入霧的形成。)
因為有霧,所以大家都很小心。汽車開得很慢,我稍微跑快一點就可以追上;摩托車和自行車也不再像平時那樣神氣,不時發(fā)出“嘀嘀”和“丁零零”的聲音;行人更是緊貼著路邊,還不時回過頭看看,生怕一不小心就后面冒出個人或車子來。(關(guān)聯(lián)詞語過渡,承上啟下,由起霧引出霧中人的活動。)
好不容易到了學校,大家一見我都笑起來,我看著他們也笑了,原來我們都變成白頭發(fā)、白眉毛的“圣誕老人”啦!
看,都是霧這調(diào)皮的小家伙給鬧的?。ā罢{(diào)皮的小家伙”寫出了對霧的喜愛之情。)
點評
這篇習作多處使用過渡句,使文章銜接自如,融為一體。文中多處運用比喻、擬人的方法,生動地描寫了霧的“調(diào)皮”與“可愛”。篇末表面看似是對霧的責怨,實則突出了對霧的喜愛之情,巧妙地點明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