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比不得動物,它們大多數久居一方,無法移動。但是為了傳宗接代,它們也是費盡周折,進化出不少方法?,F在,大家就來見識見識它們的妙計。
第一招:輕舞飛揚。如蒲公英。一陣風吹過,成熟的種子頂著白色的“降落傘”——冠毛。飄向四方,如果足夠幸運,碰上條件合適的水土,種子就開始發(fā)芽,長成新的植株了;如果不夠幸運,那就平靜地等待死亡,畢竟種子那么多,有的是希望。
第二招:彈指神功。如鳳仙花。除了可以用它的花瓣染指甲,我們還可以用它來玩一個小游戲。在晴天,找到植株上顏色發(fā)黃的完整果實,用手輕輕的觸碰,就會看到果皮迅速卷起來,種子被彈射出去,完成種子傳播。
第三招: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槐樹。果實念珠狀,剖開,可見腎形的種子。種子外面具有黏性的果皮,果皮中有抑制種子萌發(fā)的物質,只有經過鳥類啄食或鳥類腸道消化后,這些物質才能被清除,種子才能發(fā)芽。
第四招:偷渡型。如猬實。一看它的果實就很容易想象為什么會有這么有趣的名字了,果實、果柄布滿了硬毛,遠遠看還真有點刺猬的架勢。猬實種子的傳播和這身“毛”脫不了關系。在種子成熟后,路過的動物,包括人,都成了種子傳播的使者,“毛”能緊緊的抓住可附著的物體,被帶到別的地方安家落戶。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這些傳播方式外,你還知道別的嗎?歡迎你寫下來寄到欄目組,讓我來幫你再普及一下吧。